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粮食部、商业部、农业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关于加强粮食、棉花、油料作物优良品种繁育推广工作的指示

粮食部、商业部、农业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关于加强粮食、棉花、油料作物优良品种繁育推广工作的指示
(一九五五年五月十九日)

  一、推广优良品种,是保证农业增产的重要措施之一。到1954年,我国粮食、油料作物良种的种植面积已达三亿余亩,棉花良种的种植面积已达五千五百万亩,凡因地制宜地推广良种,并采取相适应的耕作栽培技术的地方,均获得显著的增产效果,不仅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并改善了农产物的品质。但另一方面,由于农业部门经验不足,曾过早地提出五年普及良种的计划;有些地区未经试验试种,即盲目调运,大量推广;在推广工作中又忽视技术指导;领导群众评选良种,手续也过于繁琐;因而有部分农村在推广工作中曾发生强迫命令,引起群众不满。而在1953年纠正了上述错误后,又有的地方发生因噎废食放任自流现象。这些,都严重地影响了良种推广工作的开展。1954年各地曾经初步整顿,但在有关部门间,仍有互不联系、配合不好的缺点。今后农业增产任务日益加重,农民迫切需要良种,而农业互助合作组织的逐步发展, 国营农场、 农业试验研究机构、农业技术推广站的整顿与健全,也给良种繁育推广工作带来了有利的条件。各地应坚决依靠互助合作组织, 大力发动群众选种、留种、评选良种, 积极繁育推广现有优良品种,逐步建立良种繁育推广制度。做到有计划地扩大良种种植面积,巩固和提高品种的产量和质量,为促进农业合作化与农业增产,并随着农业合作化和国营机耕农场的发展,进一步为改用良种和选育机耕所需的品种作准备。
  二、各级农业部门应按照国家农业增产计划首先做好粮食、棉花、油料等作物良种的繁育推广工作。 不同地区内对不同作物的种籽工作, 应有不同部署:粮食作物应粗细粮并重,并首先提倡当地主要粮食作物、特别是高产量作物的优良品种。棉花除继续扩大推广良种外,要着重巩固和提高业已推广的良种。对新棉区和尚未有计划推广良种的粮区,应积极发掘或稳步引进适合当地风土的良种。对油料作物,应在主要产区发掘当地良种,就地繁殖推广;或引进适宜的外地良种,经过试种成功后加以推广。
  三、发动广大群众选种、留种、评选良种,是解决当前良种不足收效最快的办法,也是巩固和提高现有品种质量的基本工作。我国各地都有适于当地自然条件的优良品种,应根据不同地区的情况,首先对当地的主要作物,采用简易的评选方法,发动群众评选,就地组织群众串换推广。在统购工作中,对于粮食、棉花、油料作物,无论是农业生产合作社、互助组员、个体农民均应留出自用的种籽。新建和扩建的农业生产合作社,要根据好种好价的原则, 动员新社员带良种入社, 并注意防止混杂。棉区的供销合作社,应组织轧花车,解决群众自留种加工的困难。各留种单位,均应做好种籽储藏、保管工作。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