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服务贸易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三)采取措施促进建筑服务出口

  研究国际建筑市场发展趋势,立足于我国建筑企业的特点和水平,加大扶持力度,促进提高我国建筑企业国际竞争力。加强境外能源、交通、电力、通讯等领域调研,掌握国际建筑市场动态,鼓励企业进入国外大型基础设施和能源领域;通过国际多双边谈判,争取世贸组织成员取消中国建筑企业和相关技术人员“走出去”的限制,放宽对中国企业的许可、标准和资质要求。

  (四)积极发展金融保险服务

  借鉴市场经济成熟国家的金融法律框架、原则和基本内容,吸收国际先进金融企业法人治理的经验和惯例,进一步完善金融法规和金融企业公司治理,为积极发展金融服务创造条件。积极稳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有关银行保险机构要进一步改善法人治理结构,通过合理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吸收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提高管理水平,优化金融结构和鼓励金融创新,提高金融业整体竞争力。同时,鼓励中资金融机构“走出去”,在全球化进程中为国民经济改革发展提高更好的服务。加强征信、支付体系等金融基础建设,不断加强金融监管,在维护国家经济和金融安全的同时,为金融机构有序竞争和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进一步完善金融保险市场,充分发挥市场机构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拓宽保险服务领域,提高保险服务水平,鼓励和引导企业通过境内保险公司为中国出口货物提供相关保险,促进保险服务出口。

  (五)积极发展特许和专利权使用服务

  积极引导各方科技力量支持技术引进和创新促进体系,实现“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创新开发-提高国际竞争力”的良性循环;推动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利用产业的海外转移,把成熟和实用的技术推向国际市场。利用各种资金资源,重点扶持专利和专有技术对外许可、技术咨询和服务,并实行税收优惠,对出口免征所得税和营业税。在“中国服务贸易指南网”中,建立技术出口项目库,公布国外相关领域的技术需求,加大对中国成熟工业化技术的对外宣传力度,大力开拓技术出口市场。

  (六)积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

  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承接信息管理、数据处理、财会核算、技术研发、工业设计等国际服务外包业务。具备条件的沿海地区和城市要根据自身优势,确定服务外包重点发展领域,加快培育一批具备国际资质的服务外包企业,形成一批外包产业基地。

  研究制定鼓励承接服务外包的扶持政策,利用中央外贸发展基金,加大对服务外包人才培训、企业国际资质认证或评估、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等的支持力度;将软件设计、技术研发、流程改造、基础设施管理等服务外包列入《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鼓励类,推动跨国公司把一定规模的服务外包业务转移到中国,制定《服务外包出口指导目录》,对列入目录的项目和企业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经劳动部门批准,实施适合服务外包行业特点的弹性劳动工时制;加强服务外包行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制定信息数据保密规则,通过建立有效的数据安全机制规范服务外包领域的商业秩序;制定服务外包基地城市评估考核体系,充分调动各地方政府积极性,强化中央与地方的互动;全面落实《服务外包统计报表制度》,完善反映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特点的统计指标体系,加强对数据的深入系统分析,掌握服务外包产业动态和发展趋势,指导产业的可持续快速发展。

  (七)继续大力发展软件及相关信息服务出口

  全面落实商务部等九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发展软件及相关信息服务出口的指导意见》(商服贸发[2006]520号)和商务部、信息产业部联合发布的《关于推进我国信息产业“走出去”的若干意见》(商合发〔2005〕6号),加大对国家级软件出口基地和产业基地的资金投入,并根据基地发展情况逐年增加;利用中央外贸发展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等,鼓励软件企业自主创新、采用国际标准实施软件开发过程管理,加大对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和境外知识产权保护的援助与支持力度;鼓励政策性银行在业务范围内为软件出口项目提供中短期流动资金贷款,并针对软件企业特点给予扶持;鼓励保险公司为软件企业提供出口收汇保障、商帐追收服务和保险项下的贸易融资便利;允许软件企业根据实际经营需求保留一定比例的外汇。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