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防治煤烟型污染技术政策的规定
(1984年10月4日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发布)
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构成是我国长期的政策。合理利用煤炭和防治由燃煤产生的污染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要问题。
当前,我国的煤烟型大气污染已经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降尘和总悬浮微粒普遍超过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北方采暖季节二氧化硫污染日益突出,长江以南许多地区出现酸雨。从总体来看,我国的大气污染已成为影响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突出问题。出现这一严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对煤炭的开发、加工、分配和利用存在着不合理现象造成的。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煤炭洗选加工的比例不高,燃煤设备简陋,供热方式落后,管理工作跟不上,致使煤炭的综合利用率很低。目前,全国工业锅炉的热效率仅为55%,炊事炉灶热效率为16%、铁路机车热效率不足10%,企业有大量可燃气体和工业余势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反而以废弃物的形式排入环境,不仅污染了大气,而且造成了能源的严重浪费。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煤炭的开采量和消耗量将有大幅度的增长,无烟煤、块煤所占的比例将越来越小,原煤中所含的灰份、硫份等也将增加,如不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不仅会造成煤炭的大量浪费,而且煤炉型大气污染也将进一步加剧,在一些大中城市将造成严重后果。为了控制大气污染的发展,在近期主要是实行适当的能源政策,开展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合理利用,以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七五”期间对煤炭的加工、分配和利用,城市集中供热,城市气化,燃烧设备和烟气净化等四个方面的技术政策,做如下规定:
一、煤炭加工、分配及利用的技术政策
今后长时期内,我国能源构成以煤为主,搞好煤炭的加工、分配,是合理利用能源,提高热能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的基本措施。
煤炭加工技术政策
--煤炭销售前,要进行筛选分级;粉煤要加工成型煤出售,以提高热效率和减少二次扬尘。
--研究与发展型煤的直接燃烧和固硫技术,经济有效地减少工业锅炉、窑炉、机车、茶炉的煤烟污染和节约能源。
--饮食行业、机关团体及居民炊事炉灶,要大力推广烧蜂窝煤等型煤,逐步限制烧散煤。
--根据不同需要,研究经济可行的脱烟清洁燃料(包括半焦)、用于民用和无消烟除尘装置的小型窑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