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建筑业施工企业技术进步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

  五、政策与措施
  (一)提高对施工技术进步重要性的认识,逐步使施工企业走上依靠技术进步提高工程质量与效益的轨道。
  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广大施工企业的领导要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技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思想,提高对技术进步重要性与迫切性的认识,切实加强领导,强化技术管理,转换经营机制,尊重知识、尊重人材,切实调动工程技术人员和广大职工开发、应用施工新技术的积极性,大力推进企业的技术进步,使施工企业逐步走上依靠技术进步提高质量、提高效益、提高素质的轨道。
  (二)建立健全必要的管理制度,强化施工技术进步的运行机制。
  1.强化技术管理系统。企业要建立经理领导下以总工程师为首的技术责任制,强化技术管理系统,切实加强对施工企业技术进步工作的领导。
  2.建立健全施工企业技术进步考核制度。根据建设部《施工企业技术进步考核暂行办法》,用技术进步效益率和技术进步综合评价指标考核企业,并将指标体系纳入企业经营承包、资质评定以及工程质量评审中去。企业在签订经营承包合同时,必须有技术进步考核指标;并委托总工程师负责组织实施,定期进行检查考核。
  3.强化企业管理,转换经营机制。积极推行项目法施工,严格项目经济核算,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使管理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标准化;大力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网络计划技术等现代管理方法,提高微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4.加强技术基础建设。大、中型施工企业要逐步建立健全技术开发机构,充实实验、检测手段,增强开发、推广应用施工新技术的能力,通过新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应用,形成各自的技术优势。施工企业还可以通过与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的横向联合,逐步形成各自的技术依托,加速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
  5.积极推行工法管理制度。根据建设部(89)建施字第546号文《施工企业实行工法制度的试行管理办法》的要求,施工企业应逐步建立工法管理制度,开发和编制出具有企业特色的工法成果,并在工程实践中应用,使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6.广泛开展群众性的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活动,充分调动工程技术人员和广大职工参与技术改进活动的积极性,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必要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对有重大特殊贡献的职工,应予以重奖。用多层次、多渠道、多种形式的活动来推进企业的技术进步。
  (三)调整经济政策,增加技术进步的投入。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