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关于印发《中国科协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工作方案(2008-2010年)》的通知

  (3)针对需求,将现有科普资源进行科学化定制,为客户度身定做,提供个性化服务。
  2.建设广播电视节目服务平台。
  (1)重点建设《科普大篷车》广播电视栏目,使其在基层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制作《科普大篷车》电视栏目的普及版和农村版节目,每周各播出1次(15分钟/次);制作《科普大篷车》广播栏目,每周播出5次(15分钟/次)。将节目送到我国城镇、乡村、学校以及信息技术不发达的偏远地区。继续推动《科普大篷车》电视节目和广播节目在全国地方电视台、地方广播电台、学校广播站、网络、新媒体以及大型活动等平台播出。到2010年《科普大篷车》电视栏目覆盖80%的县级电视台。
  (2)承办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农村科普》电视栏目,充分动员成员单位和有关力量围绕《全民科学素质纲要》的工作主题制作节目,每天播出1期(30分钟/期),年播出时间约180小时,充分利用中央组织部远程教育系统为农村党员干部服务。
  (3)中国科教影视协会促进科教影视制作、播出单位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广播电视节目共享疏通渠道、提供服务,加大科普资源通过广播影视媒体传播的力度。
  3.建设科普活动服务平台。
  (1)开发、集成科普活动资源包为基层和社会各方面开展全国科普日、科普惠农兴村等重点科普活动提供服务。有针对性地指导科普示范县(市、区)、科普教育基地开展科普活动。充分发挥各级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和各类农村科普示范培训基地在科普工作中的辐射带动作用,为农村“一站一栏一员”提供更加丰富的科普活动资源。
  (2)集成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科学调查体验活动等品牌活动开发的科普活动资源,形成能够广泛使用的青少年科技活动资源包,提供给科技活动特色(示范)学校、基层科普设施使用。充分发挥各级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的作用,引导科普活动资源在中小学校开展的科普活动中推广和使用。
  (3)充分拓展科普场馆展览资源的教育功能,推进“科技馆活动进校园”工作。适应学校科学教育的要求,集成现有展教资源并适当研发新的展教资源,在科技场馆内为学校提供服务。集成优化科技馆各项科普展教资源和科普教育活动,送到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的中小学。
  (4)发挥现有科普大篷车车载设备和科普展品的最大功效,开发适合科普大篷车车载活动的科普资源。针对不同人群和不同专题组织科普活动,提高科普大篷车的活动效果。创新车载活动形式,研制主题活动型科普大篷车。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