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经济责全制,实质上是使生产关系进一步适应生产发展的一场变革。各经济管理部门, 要主动改革本部门的管理体制和规章制度, 以适应实行经济责任制形势发展的要求。随着经济责任制的深入发展,企业定员定额工作的加强,各工业部门要尽快提出本行业主要产品的平均先进定额,为各地区、各企业制定平均先进定额提供依据。
实行经济责任制,企业主管部门,也要建立相应的责任制。搞好综合平衡,帮助企业解决好人、财、物、产、供、销等各方面的衔接和生产关键问题,为企业完成国家计划提供必要的外部条件。上下之间、部门之间、企业之间的经济关系,要尽可能用经济合同的形式联系起来。经济合同一经签订,即应具有法律约束力,违反合同的,应负经济和法律的责任。
(八) 要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实行经济责任制, 更需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把精神鼓励和物质鼓励更好地结合起来。不能用物质利益代替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单靠奖金调动职工的积极性。要坚决改变当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软弱涣散状态。对职工要进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提高思想政治觉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增强组织纪律性。要教育职工正确认识实行经济责任制的意义和目的,摆正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利益的关系,摆正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树立全局观念,增强主人翁责任感,为四化建设多作贡献。
三、 要加强领导
实行经济责任制是一项牵涉面广,政策性强的工作,涉及到许多方面的管理权限和经济利益的调整,需要协调动作、互相配合。同时在理论上、实践上都面临着许多新课题,有待进一步探索和解决。这就需要各级人民政府高度重视,统一领导。主要领导同志要亲自动手, 把实行经济责任制作为经济管理体制的一项重要改
革; 作为搞活经济,发展生产,增产增收的关键措施,切实抓紧抓好。各地人民
政府要把计委、经委、财政、劳动、物价、物资、商业、外贸、银行等部门组织起来,统一思想,统一行动,通力合作。有了矛盾,及时协调,看准了的就要拍板定案,不能久拖不决,贻误时机。
要改进领导作风、讲究工作方法。各地区、各部门要由领导同志带队,组织力量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对出现的新问题,及时加以解决。要认真抓一批大型骨干企业和重点企业,进行综合治理,提高经济效益,并以点带面,使经济责任制不断改进和完善,促进生产的发展。
chl_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