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司法部公证程序规则(试行)[失效]

  (三)提交材料的名称、份数及有关证人的姓名、住址;
  (四)申请的时间及其它需说明的问题。
  申请人应在申请表上签名或盖章。申请人填写申请表确有困难的,可由公证人员代为填写。
  第十六条 公民、法人申请公证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身份证明、法人资格证明及其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证明;
  (二)代理人代为申请的,委托代理人须提交授权委托书,其他代理人须提交有代理权资格的证明;
  (三)需公证的文书;
  (四)与公证事项有关的财产所有权证明;
  (五)与公证事项有关的其他材料。
  第十七条 符合下列条件的申请,公证处应予受理 :
  (一)申请人与申请公证的事项有利害关系;
  (二)申请公证事项的当事人、利害关系人之间对申请公证的事项无争议;
  (三)申请公证的事项属于公证处的业务范围;
  (四)申请公证的事项属于本公证处管辖。
  对不符合条件的申请,公证处应作出不予受理决定,并通知申请人。
  第十八条 公证处应当建立分类登记制度。登记事项包括:公证类别、当事人姓名(名称)、代理人(代表人)姓名、受理日期、承办人、审批人、办结日期、结案方式、公证书编号等。
  第十九条 公证处受理公证申请后,应将受理通知单发给当事人,并开始建立公证卷宗。
  受理通知单应记明:申请人的姓名(名称)、申请公证的事项、申请人提供的主要材料、受理日期及承办人。申请人或其代理人(代表人)应在受理通知单回执上签名。
  第二十条 公证处受理公证申请后,应按规定标准由专人收取公证费。公证办结后,经核定的公证费数额与预收数额不一致的,应当办理退还或补收手续。当事人交纳公证费有困难的,应提出书面申请,由公证处主任或副主任决定是否减、免。
  第二十一条 公证处可以设立公证事项承办单,各环节的经办人应在承办单上签名并注明日期。承办单位附卷。

第六章 审查

  第二十二条 公证人员应当通过询问证人、调取书证、物证、视听材料、现场勘验、进行鉴定等方式,认真收集证据。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