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教育部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

  1.受理机构

  机构名称:教育部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受理中心

  办公地址:北京市西单大木仓胡同37号教育部机关大院南门

  受理时间:9:00-11:30,13:30-16:30(法定节假日除外)

  联系电话:010-66092060

  传真号码:010-66092080

  电子邮箱:gongkai@moe.edu.cn

  通信地址:北京市西单大木仓胡同37号

  邮政编码:100816

  2.申请提出

  申请人提出申请时,应填写《教育部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表》(附2,以下简称申请表)。申请表可以到受理机构领取或自行复制,也可以在教育部门户网站上下载。提交申请时,应同时提供有效身份证件或证明文件。

  (1)通过互联网提出申请

  申请人将申请表下载填写后,通过电子邮件发送至受理机构电子邮箱。

  (2)书面申请

  申请人可通过信函、电报、传真方式提出申请。通过信函方式提出申请的,请在信封左下角注明“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字样;通过电报、传真方式提出申请的,请相应注明“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字样。信函、电报、传真到达申请受理中心的时间为申请时间。

  申请公开教育部政府信息应当提供下列内容:

  ●申请人的姓名或者名称、联系方式;

  ●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的内容描述;

  ●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的形式要求;

  ●申请公开的目的和用途。

  一张申请表只能申请一件信息,申请人对所需信息的描述应尽量详尽、明确。

  3.申请处理

  (1)审查

  收到申请后,本机关将依据条例对申请的形式要件是否完备进行审查。

  (2)登记

  对于申请表填写完整,并且申请人按相关规定提供了有效身份证件或证明文件的申请,在收到申请后予以登记,为申请人出具《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登记回执》。

  (3)答复

  自登记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本机关将按照下列情况给予书面答复:

  ①申请内容不明确的,出具《政府信息公开补正申请告知书》,告知申请人进行修改、补充。

  ②属于教育部主动公开范围的,出具《政府信息已公开告知书》,告知申请人获取该信息的方式和途径。

  ③属于教育部依申请公开范围的,出具《政府信息公开告知书》。

  ④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中含有不应当公开的内容,但是能够做区分处理的,出具《政府信息部分公开告知书》。

  ⑤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属于不予公开范围的,出具《政府信息不予公开告知书》,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⑥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不存在的,出具《政府信息不存在告知书》告知申请人。

  ⑦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不属于本机关掌握的,出具《非本机关政府信息告知书》,能够确定掌握该信息机关的,应告知申请人有关机关名称和联系方式。

  因故在规定期限内未作出答复的,可以将答复期限适当延长并告知申请人,延长答复的期限最长不超过15个工作日。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涉及第三方权益的,征求第三方意见所需时间不计算在规定期限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法定事由不能在规定期限内作出答复的,期限中止,障碍消除后恢复计算。

  (4)提供信息

  上款③、④情形下,本机关将在申请人按规定办理缴费等手续后向申请人提供有关的政府信息。

  4.收费标准

  按照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和国务院财政部门制定的标准收取依申请提供政府信息所发生的检索、复制、邮寄等成本费用。

  附:1. 教育部机关司局和直属事业单位信息公开代码一览表

  2.教育部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表

  附1
  教育部机关司局和直属事业单位信息公开代码一览表

序号

司局(单位)

代码

序号

司局(单位)

代码

1

办公厅

A01

31

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

B06

2

政策研究与法制建设司

A02

32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

B07

3

发展规划司

A03

33

教育部对外汉语教学发展中心(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孔子学院总部)

B08

4

人事司

A04

34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

B09

5

财务司

A05

35

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语言文字报刊社、语文音像出版社)

B10

6

基础教育司

A06

36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B11

7

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

A07

37

中央电化教育馆(教育部基础教育资源中心)

B12

8

高等教育司

A08

38

中国教育电视台

B13

9

民族教育司

A09

39

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

B14

10

师范教育司

A10

40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

B15

11

教育督导团办公室

A11

41

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秘书处

B16

12

思想政治工作司

A12

42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B17

13

社会科学司

A13

43

人民教育出版社

B18

14

直属高校工作司

A14

44

高等教育出版社

B19

15

高校学生司

A15

45

中国教育报刊社

B20

16

科学技术司

A16

46

教育部考试中心

B21

17

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

A17

47

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中国留学服务中心)

B22

18

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

A18

48

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B23

19

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

A19

49

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

B24

20

国际合作与交流司

A20

50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

B25

21

直属机关党委

A21

51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B26

22

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

A22

52

语文出版社(语言文字报刊社、语文音像出版社)

B27

23

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处

A23

53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秘书处

B28

24

离退休干部局

A24

54

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秘书处

B29

25

纪检组、监察局

A25

55

中国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秘书处

B30

26

教育部机关服务中心

B01

56

中国教育学会秘书处

B31

27

教育部机关文印中心

B02

57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秘书处

B32

28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

B03

58

中国大学生/中学生体协联合秘书处

B33

29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B04

59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秘书处

B34

30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B05

60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秘书处

B35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