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导线与电源开关联接须在最后所有人离开爆区后方能进行。
电力起爆的电源开关应设专人看护,未得到总指挥的起爆信号,严禁接通起爆电源。
6.3.8 电力起爆时,流经每个雷管的电流为:一般爆破交流电不小于2.5A,直流电不小于2A;峒室爆破,交流电不小于4A,直流电不小于2.5A。
6.3.9 爆破主线路与起爆电源联接之前,必须测量全线的总电阻值,实测和计算阻值误差在±5%以内,方准起爆,如超出该范围,应清除电阻差因素,才能起爆。
6.3.10 准许采用动力线或照明线作为电力起爆电源,使用前必须测定电压是否合乎设计要求。采用起爆器起爆时,充电启动须在总指挥发出起爆信号后才能开始。充电时,起爆器不得与网路接触。
6.3.11 当爆破作业场地杂散电流大于30mA时,禁止采用普通电雷管,应选用抗杂散电流雷管。
6.3.12 峒室爆破,如用电雷管直接起爆起爆体时,在安装起爆体前应撤除各峒室的电源。允许距装药工作面50m以外采用电气照明。
6.3.13 各种爆破仪表及起爆器每月检查一次,爆破前应检查一次。电容式起爆器,每月赋能一次。
6.4 导爆管起爆
6.4.1 导爆管网路中不得有死结,孔内不得有接头,用于同一工作面的导爆管应是同厂同批号产品。
6.4.2 雷管插入药卷后,应用细绳将雷管和药包紧固好。加工起爆药柱时,必须将雷管放在起爆药柱予留孔内,禁止露在起爆药柱外面。
6.4.3 地表导爆管起爆网路联结应在全部装药充填工作结束之后,从爆区一端逐步进行。
6.4.4 用雷管起爆导爆管网路时,雷管端部(聚能穴)禁止朝向导爆管传爆方向联结。
联结时,可采用联结块或者胶布。
6.4.5 敷设好的起爆网路,要仔细检查并把地表起爆雷管用细渣埋好。
6.4.6 深孔爆破充填料块度不准大于30mm,以免砸断导爆管。
6.4.7 在每卷导爆管两端封口处向后切掉5cm后才能使用。
露在孔外的导爆管不要切开封口,和雷管联结时在封口向后不小于5cm处联结。
6.4.8 用套管联结两根导爆管时,两根导爆管的端面切成垂直面,互相接触,并保证不被接开。
6.4.9 在有爆炸性气体或易爆炸的矿尘存在的工作面,不应采用导爆管起爆。
第七章 裸露药包、浅眼和扩壶爆破
7.1 裸露药包爆破
7.1.1 裸露药包爆破,必须保证先爆的药包不致破坏其它药包,如不能达到此要求,则只准用齐发起爆。禁止用石块覆盖药包。
7.1.2 一般情况下不宜将炸药包插入石缝中进行爆破。特殊情况下可以例外,但必须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并经爆破工作领导人批准。
7.2 浅眼爆破
7.2.1 露天矿场浅眼爆破应形成台阶,并应符合爆破说明书有关的钻孔、装药、填塞、起爆顺序等项规定。
7.2.2 采用导火索起爆或分段电雷管及非电导爆系统起爆,炮孔间距应保证其中一个炮孔爆破时,不致破坏相邻的炮孔。
7.2.3 采用导火索起爆,应不少于二人进行爆破作业。
7.3 扩壶爆破
7.3.1 深孔扩壶爆破时,禁止向孔内投掷起爆药包,孔深超过5m时,禁止使用导火索起爆。
7.3.2 进行扩壶爆破,用硝铵类炸药时,每次爆破后应经过15min才允许重新装药。
7.3.3 扩药壶时,孔口的矿石、杂物必须清除干净。
7.3.4 两个以上药壶爆破,禁止使用导火索起爆。
第八章 峒室及深孔爆破
8.1 现场装填准备工作
8.1.1 严格执行峒室掘进及深孔钻凿完毕后的测量验收制度,对不符合原设计要求的部分,要采取措施,并重新审核药量。不合理的峒室和深孔,又无有效补救措施的应予报废,不准爆破使用。
8.1.2 爆区内的机电设备应移出爆破危险区。要执行停送电制度。爆破前,整个危险区内停电,否则不准起爆。
8.1.3 深孔周围(半径0.5m范围内)的碎石、杂物应清除干净,孔口岩石不稳固者,应进行维护。
8.1.4 峒室爆破时,在小井或平峒口附近,应设有堆放炸药的场地。
8.1.5 从当地县(区)有关部门爆炸材料总库装运的爆破器材,其性能指标必须经过检测试验,并符合国家标准或部颁标准。
8.1.6 平峒的高度不得小于1.5m,宽不得小于0.8m,小井的横断面积不得小于1平方米。施工中,必须经常检查巷道,峒室的顶帮围岩情况及支护的稳固程度。
8.1.7 小井掘进爆破深度超过3m时,应采用电力起爆法或导爆管起爆法。
8.1.8 间距小于20m的平峒、药室掘进爆破作业时,相邻工作面的人员必须撤至安全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