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灾害事故医疗救援工作管理办法

第三章 灾情报告

  第十一条 灾害事故发生地的医疗卫生单位或医疗卫生人员应当及时将灾情报告其所在地的县级以上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凡事故发生地丧失报告能力的,由相邻地区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医疗卫生单位或医疗卫生人员履行报告程序。
  第十二条 卫生行政部门接到灾情报告或救援指令后,应当立即通知有关单位,组织现场抢救,并及时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和上一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第十三条 医疗救援情况按以下规定报告:
  (一)伤亡20人以下的,6小时内报市级卫生行政部门;
  (二)伤亡20--50人的,12小时内报省级卫生部行政部门;
  (三)伤亡50人以上的,24小时内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四)地震、水灾、风灾、火灾和其它重大灾害事故,虽一时不明伤亡情况的,应尽快逐级上报至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第十四条 报告内容:
  (一)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伤亡人数及种类;
  (二)伤员主要的伤情、采取的措施及投入的医疗资源;
  (三)急需解决的卫生问题;
  (四)卫生系统受损情况。
  第十五条 疫情的报告和公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实施。

第四章 现场医疗救护

  第十六条 灾害事故发生后,凡就近的医护人员都要主动及时到达现场,并组织起来参加医疗救护。
  第十七条 参加医疗救援工作的单位和个人,到达现场后应当立即向灾害事故医疗救援现场指挥部报到,并接受其统一指挥和调遣。
  第十八条 灾害事故医疗救援现场指挥部的任务为:
  (一)视伤亡情况设置伤病员分检处;
  (二)对现场伤亡情况和事态发展作出快速、准确评估;
  (三)指挥、调遣现场及辖区内各医疗救护力量;
  (四)向当地灾害事故医疗救援领导小组汇报有关情况并接受指令。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