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介苗接种是预防结核病的有效措施。接种对象应以新生儿为重点。复种对象通常以小学和初中一年级学生为主要对象。各地可根据各自的流行病学特点和具体情况规定复种年龄。
对来自边远或少数民族地区的大学新生 、 入伍新兵和新入厂的青年工人应作结素试验,阴性者接种卡介苗。卡介苗接种不普遍的农村,可以采用不做结素直接(皮内或皮上法)接种卡介苗。
接种方法目前暂不强求一致,各地区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过渡到以皮内为主。凡没有受过卡介苗接种技术训练的不得参加卡介苗接种工作。应重视并改进菌苗冷藏运输,分发,使用各个环节,提高接种质量, 防止差错事故发生。 应定期抽查接种后十二周阳转率,总结经验,及时改进。
卡介苗是儿童、青少年计划免疫接种的一个组成部分。防疫、妇幼和结防机构要明确分工共同协作配合,作好计划、供应, 组织和培训工作。 要建立健全卡介苗接种报告制度。未建立防治机构地区应由防疫、妇幼部门分工负责。
4.加强防痨宣传,把防治知识交给群众。
各级防治机构要把防痨宣传作为一项防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每一个专业人员把向群众宣传、把结核病防治知识交给群众当作应尽的义务,使宣传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凡推行各项防治措施,以及门诊、家庭访视都要向群众宣传防痨知识,以提高群众对结核病的正确认识,自觉地支持各项防治措施的落实。
专业人员要多向各报刊、杂志提供防痨普及知识,专业机构可印发防痨小册子,宣传画等,还可利用幻灯、电影、电视、广播电台向群众宣传防痨知识。
三、 培训专业人员、壮大防痨队伍
中心和分中心要建立全国结核病防治研究培训基地,定期举办防治所业务骨干研究学习班及其它专业短训班。各省、市、自治区结防专业机构要采用逐级培训的办法,为各级专业和基层卫生组织培训人员,特别是讲授各种专业基本知识和技术时要安排实践内容和操作,讲授教材内应逐步充实有关国家结核病防治计划的内容,医学院校应增添结核病防治学时,有经验的防治人员有义务承担结核病教学工作。
要关心各级结核病防治人员的业务技术提高和晋升晋级,通过专业对口的考核,合格者给予晋升。
四、 加强科学研究,不断提高防治水平
要理论联系实际,把研究重点放在解决防治工作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上,以及为制定全国统一方案,从实践中研究各种实际问题,如适于国情的流行病学组织方法,防治措施,评价考核防治工作的方法和指标,年感染率的调查,卡介苗与其它疫苗联合使用以及花钱少,疗效好,副反应小,药源足的化疗方案等。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