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公路运输统计指标及计算方法规定[失效]

  总车日是指公路运输企业在报告期内每天实际在用的营运车辆的累计数。其计算单位为:车日。
  车日的计算方法:一辆营运车辆,不管其技术状况是完好还是在修理或待修,是工作还是停驶,只要企业在用一天,即计为一个车日。在车辆发生增减变动时,新增车辆,自交通监理部门检验合格并发给牌照及行驶执照之日起计算;报废车辆,自主管机关批准之日起,不再计算;调入、调出车辆,以双方交接车辆之日为期,调入单位开始计算,调出单位不再计算。完好车日是指在总车日中,车辆技术状况完好,不必进行修理或保养即能参加运输的车日。包括实际参加运输的和由于各种非技术性原因而停驶的车日。
  完好车日应按下列公式计算求得:
  完好车日=总车日-非完好车日
  工作车日是指在完好车日中,实际进行工作的车日。一辆营运车辆,只要当天出过车(以签发行车路单为依据),不管其出车时间长短,出车班次多少和完成运输量多少,也不管是否发生过保养、修理、停驶或中途抛锚等情况,均应算为一个工作车日。
  为调车和其他工作而出车,应算为工作车日。为进行试车而出车,不算工作车日。
  工作车班是指按企业规定的多班制工作制度出车运行的车班数。一辆营运车在一个工作日内,出车运行一班,计为一个工作车班;日夜两班出车运行,计为两个工作车班。
  停驶车日是指在完好车日中,由于下列原因而整日未进行工作的车日。
  (1)无客、货停驶车日:是指由于客、货源不足而停驶的车日。
  (2)缺燃料停驶车日:是指由于缺乏行车燃料而停驶的车日。包括:装有代用燃料设备的车辆,由于缺乏代用燃料而停驶的车日。
  (3)缺司机停驶车日:是指无驾驶员操纵而停驶的车日。
  (4)缺轮胎停驶车日:是指机务技术状况完好的车辆,因缺轮胎而造成的停驶车日。
  (5)路线阻碍停驶车日:是指营运路线翻浆、塌方、桥断、路毁、渡口不通等而停驶的车日。
  (6)气候影响停驶车日:是指由于风、雾、雨、雪及其它气候方面的影响而停驶的车日。
  (7)其它原因停驶车日:是指由于上述以外的原因而停驶的车日。
  在划分各项停驶车日时,如同一辆车有两种以上原因,应按其主要原因计算。
  非完好车日是指在总车日中,由于车辆技术状况不好而不能进行运输生产的车日。
  非完好车日中,包括:整天进行修理、保养或待修的车日;当天虽不是整天修理、保养,但在修理、保养完竣后未参加营运的车日;为进行保养、修理进出厂而整天未参加工作的车日;未经主管机关批准的待报废车辆的车日。不包括:车辆技术完好,能参加运输,但由于缺少轮胎或修理内、外胎而停驶的车日。
  各项车日应根据“营运汽车、营运挂车动态记录”整理计算。
  总车吨(客)位日是公路运输企业在报告期内每天实际在用的营运车辆的吨位或客位的累计数。载货汽车、载货挂车用“车吨位日”表示;载客汽车、载客挂车用“车客位日”表示。
  车吨位日、车客位日的计算方法,以每辆车的车日分别乘其规定载重量(吨位或客位),加总求得。
  吨位或客位的计算标准;应按“公路运输工具实有数”中的吨位客位指标的有关规定进行计算。
  总行程又称总车公里。是指车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所行驶的总里程数。
  总行程中包括:重车行程及空车行程,不包括:为进行保养、修理而进出保修厂(场)及试车的行程。
  车辆的行程,应根据行车路单上行程记录整理计算。行程的记录,以营运路线的测定里程为准。无测定里程者,则可以路码表记录的里程代替。其计算单位为:车公里。
  在计算行程方面几个具体问题的处理方法:
  因故绕道或循环运输,其行程一律按实际行驶的里程数计算。
  出车后未到达装、卸货地点,中途因故返回,其往返行程应全部计算。载有客货的车辆,并应计算其重车行程。但其运输量为虚耗运输量,不应计算。
  重车行程又称重车公里。是指车辆在总行程中载有客、货的行驶里程。车辆只要是重车行驶,不管装载多少,均应作为重车行程计算。
  空车行程又称空车公里。是指车辆在总行程中空车行驶的里程。空车行驶中包括回空及空车调车等的行程。空车行程与总行程及重车行程的关系式是:
  空车行程=总行程-重车行程
  总行程载重量又称总车吨(客)位公里。是指车辆在总行程中的载运能力。载货汽车、载货挂车用“吨位公里”表示,载客汽车、载客挂车用“客位公里”表示。
  总行程载重量的计算方法:以每辆车的总行程分别乘其规定载重量(吨位或客位),加总求得。
  吨位或客位的计算标准,应按“汽车及挂车实有数”中的“吨位、客位”指标的有关规定进行计算。
  重车行程载重量又称重车吨(客)位公里。是指车辆重车行程的载运能力。重车行程载重量的计算方法,是以每辆车的重车行程分别乘其规定载重量(吨位或客位),加总求得。
  重车行程载重量的表示单位及吨位客位的计算标准,与“总行程载重量”指标同。
  主挂车换算周转量是综合反映营运汽车完成的全部周转量的指标,以载货汽车或载客汽车自载及拖带挂车实际完成的货物周转量和旅客周转量,换算成同一计量单位,加总求得。
  货物周转量与旅客周转量的换算比例:1吨公里=10人公里。
  货物周转量与旅客周转量的换算方法:载货汽车将其实际完成的旅客周转量,按换算比例换算为货物周转量,与其实际完成的货物周转量加总,用“吨公里”表示;载客汽车,则将其实际完成的货物周转量,按换算比例换算为旅客周转量,与其实际完成的旅客周转量加总,用“人公里”表示。
  实际完成的货物周转量或旅客周转量,应根据行车路单上的运输量记录整理计算。
  为反映汽车本身和拖带的挂车各完成多少运输量,汽车自载完成的和拖挂完成的运输量,应分开计算。
  “自载换算周转量”是指汽车或挂车本身完成的换算周转量。
  为了分析研究“工作车日”的时间利用情况,还有以下指标:
  “出车时间”是指汽车实际参加运输时,自车辆出库(场)到回库(场)的时间,当日不能回库(场)的长途汽车,应剔除在外过宿,在外进行保修及待客货等未进行工作的时间。
  出车时间中包括:行驶时间、货物装卸或停站时间、途中机械故障的停车时间等。不包括:班车或多班制车辆在库(场)外待班和交接班停车的时间及汽车司机法定的用餐或休息的停车时间。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