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管理部门要加强对计量仪器仪表产品质量的监督。
4。 各地区、各部门,今后新建、扩建企业,在设计中必须有相应的计量检测设施,否则不得施工;评选优质产品,必须考核其计量测试手段和数据的可靠性,不合要求的,不能评为优质产品;企业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齐、管好能源计量器具,不符合要求的要扣减能源供应指标,不得发放节能奖,不能评为节能先进单位。
5。 各级政府计量部门,要主动配合各地区、各部门抓好厂矿企业计量工作的整顿,要深入厂矿企业发现和解决生产中的计量测试问题。
二。 要把全国计量测试网点的布局调整好
为了适应我国工业现代化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 应当在一些大中工业城市建立社会公用的计量测试技术服务中心,现在就应及早规划,加快这方面的建设。否则,各部门势必被迫各自分头去搞。这样不仅浪费国家大量资财,而且谁也不能解决问题。我们拟结合体制改革,把全国的计量测试网点调整好,使之更加经济合理,以利于厂矿企业就地就近解决问题。我们打算在现有中等以上工业城市计量测试机构的基础上, 进一步充实、 加强,重点把基础性的、通用的、常规的公用计量设施建设起来,以满足各行各业的需要。将来这些机构不仅负责量值传递任务,进行计量技术仲裁,也可直接为企业生产服务。同时国家也可以利用这些机构的技术装备,监督和考核企业的经济活动。省、市、自治区也要对本地区计量测试网点的调整做出相应的规划。
三。 抓紧研究建立国家急需的计量基准、标准
国家计量基准、 标准是统一我国计量单位制度, 保证全国量值准确可靠的技术手段。我国虽然已建立了一百四十多种国家计量基准、标准,但只能满足国民经济的一般需要。从测量范围来看,一般是中间一段的计量标准有了, 生产、 科研和国防急需的特大、特小,极强、极弱,超高、超低等向两端延伸部分的计量标准还没有建立起来。生产中需要的动态测量标准 ,基本上还是空白。我们拟做好计量
科技规划 ,抓住重点,集中力量攻关。一方面要采用新技术,对现有的一些国家
计量基准、标准进行技术改造;另一方面也要新建一些国家急需的计量基准、标准,特别是工程测试标准。
建立国家计量基准、 标准, 拟采取大集中、小分散的原则。基本的、通用的、为各个行业服务的计量基准、标准和高精度测试设备,由国家计量测试研究机构集中力量研究建立;一些专业性强、仅为个别行业所需要,或者工作条件要求特殊的项目,如大流量、轨道衡、高电压、大电流、气象等,要依靠各有关部门研究建立,并授权他们代表国家进行量值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