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关于降低化学纤维织品价格和提高绵纺织品价格的通知

  从长远看,我国人口多耕地少,提高穿衣水平,不能继续走扩大棉田面积的道路,必须逐步扩大化纤织品在整个纺织品中所占的比重。国家近几年已投资一百多亿元用于发展化纤工业,今后几年涤棉布产量将迅速增加,逐步改变衣料结构,提高群众穿衣水平,已有现实的可能。目前主要障碍在于比价不合理,涤棉布销量受到限制。农民喜欢涤棉布,认为它结实耐穿,易洗好看,但由于价格过高,一件涤卡上衣的价格相当于一百多斤玉米,觉得还是穿棉布划算。因此,提高棉布价格,降低涤棉布价格,鼓励群众多穿涤棉布,是解决目前产销矛盾的必经之路,也符合改变衣料结构的方向。
  二、化纤织品降价和棉织品提价的方案
  根据当前棉布和涤棉布的产销、成本和利润状况,我们和有关部门经过多次研究认为,比较可行的方案是:
  主要产地的涤棉布平均每米降价一元二角。降价幅度为百分之二十八。剔除许多地方今年已自行降低了一部分花色陈旧、质量较差的涤棉布价格的因素,全国平均实际降价额大约每米一元左右。分品种的提价、降价幅度,要结合供求、质量等情况分别确定,不同品种、不同地区的调价幅度有大有小。其中,降价幅度大的,如涤棉细布平均降低百分之三十;降价幅度小的,如涤棉纱卡平均降低百分之二十。地区之间降价金额也不一样,如上海每米平均降价一元四角左右,湖北每米平均降价一元零五分左右。同时,由于各地生产的同样规格、同样等级的涤棉布,上海等工艺技术比较高的地区的产品,在牌誉上、外观上、甚至某些内在质量上,比一般地区的产品要好一点,根据按质论价的原则,需要继续保持一定的差价。京、津、沪、无锡,执行全国统一价格。其他地区的产品,质量同上述地区相近的,也应执行统一价格。质量较差的品种,保持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三的质量差价,常州、南通,可以低于统一价格的百分之一;原来保持百分之五差价的地区,改为百分之三;原来保持百分之四点五差价的地区,缩小为百分之二。因生产成本高,安排差价确有困难的地区,经省、市、自治区政府同意,也可以少安排或不安排差价。粗制滥造、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商业部门可以不收购,或者工商协商定价。纺织工业部要进一步完善涤棉布的质量检验标准,为按质论价提供科学依据。在涤棉布降价的同时,化纤原料价格同时降低,锦纶、腈纶等其他化纤织品都相应降价。
  主要产地的棉布平均每米提价三角,分品种的提价幅度是: 白市布每米提价二角四分,色布每米提价三角左右,花布每米提价三角六分左右。灯芯绒价格已经不低,不必提价。在棉布提价的同时,棉毛衫裤、绒衣裤、汗衫、背心、毛巾等针棉织品以及各种纱布制品,也都相应提价。棉布提价以后,国家财政对棉花的补贴金额,约可减少百分之六十,即收购牌价提高的部分,不再补贴。超购加价和北方棉区补贴百分之五的部分,约十七亿元,仍需由财政补贴。为了实现涤棉布的零售价格每米降低一元二角,减少对棉花的财政补贴,还需要采取一项措施,就是把涤纶纱和棉纱的税率都降低百分之五。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