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这个调价方案以后,棉布和涤棉布的比价,按相同纱支的品种比较,可由一比二点四左右缩小到一比一点四左右。从群众大量购买的相似规格品种来看,纯棉府绸的零售价格每米从一元二、三角提到一元五、六角,涤棉细布每米从三元七、八角降为二元四角左右,比价可由一比二点九缩小到一比一点五左右;普通纯棉卡其布的零售价格每米由二元四角左右,提高到二元七角左右;普通涤卡每米由六元降为四元八角左右,比价可由一比二点六左右缩小为一比一点八左右。从最近的一些调查材料看,这个比价水平,同基层供销社和群众的要求比较接近,对扩大涤棉布销售是有刺激作用的。估计一九八三年的销售量可能从今年十五、六亿米,增加到二十亿米左右。如果质量提高,品种花色对路,流通渠道通畅,还可以增加销量。棉布提价以后,可能会少销一些。初步估计,明年棉花和化纤布(包括涤棉布,维棉布、人造棉、中长纤维等)的总销售量,可能达到一百一十亿米,比今年多销五亿米以上。
上述调整价格方案的基本点,概括起来就是把涤棉布的价格平均每米降低一元二角,把棉布价格平均每米提高三角,按一九八二年的预计销售量计算,提价总金额与降价总金额基本相等,都是二十四亿元左右。棉布与涤棉布的比价比较合理了,有利于打开化纤销路,发展工业生产,供应人民需要,减少财政补贴,实现国家积累。
能不能把涤棉布价格再多降一些? 按照上述方案降价以后,比较先进的石油化工企业,生产涤纶的利润已经不大,纺织企业每米涤棉布,纺纱、织布、印染三个生产过程合计的利润为三角左右至四角左右,利润水平也不算高。如果涤棉布再要多降价,就需进一步减税,否则石油化工企业和纺织企业的生产都将发生困难。现在每米涤棉布大约交纳税款八角左右,降价以后还有五角左右。如果涤棉布每米再多降二角,税率就要降低一半。我们认为,从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原则考虑,纺织工业应当保持一定的积累水平,不宜再多降。
我国棉布与涤棉布的比价经过调整以后,同国外工业发达的国家相比,还有较大距离。目前国际市场上棉花和涤纶的比价约为一比零点九,涤纶价格比棉花价格低,而我国化纤工业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还比较落后,涤纶价格比棉花价格约高一倍,还没有条件立即把棉布与涤棉布的比价缩得很小。这次调价以后,棉布和涤棉布的价格水平,要稳定几年。随着上海金山二期工程和江苏仪征化纤厂陆续投产,涤纶产量将由现在的二十万吨增加到近六十万吨,可生产六十亿米涤棉布,比现在年产量二十六亿米增加一倍多。届时,棉布同涤棉布的比价还需要进一步缩小。实现这个要求的关键,是大力改进生产经营,提高经济效益。目前我国石油价格低,每吨涤纶出厂价七千元,有的企业还有困难;而国际市场上的石油价格比我国高出一倍到几倍,但去年进口的涤纶,每吨折合人民币却只要四千多元。要把我国的涤纶成本降到国际市场的水平,还需几年的努力。国外工业发达国家涤纶与棉花比价基本拉平,也是经过了二十多年的时间才作到的。
能不能只降低涤棉布价格,不提高棉布价格?我们考虑,这样做,棉布同涤棉布的比价就不能安排到比较适当的水平。如果涤棉布按现在的方案每米降价一元二角,而棉布不提价,棉布同涤棉布的比价只能达到一比二左右,群众仍然原意买棉布,达不到扩大涤棉布销售的目的。涤棉布产大于销,库存积压的局面仍将继续下去。如果棉布价格不动,要把棉布同涤棉布的比价调整到一比一点五左右,涤棉布平均每米需要降价二元左右。这样,化纤工业基本上都要亏本,而且降价总额要比现在的方案增加十六亿元,财政要净减少收入四十亿元以上。因此,从当前的生产成本和国家财力考虑,缩小棉布和涤棉布的比价,只能采取涤棉布降价,棉布提价,两头凑的办法。棉布同涤棉布都是衣着用品,乘涤棉布降价的机会,解决长期存在的棉布价格偏低问题,一降一升,顺理成章。如果丧失这个时机,以后再来调整棉布价格,工作就更加难做。权衡利弊得失,还是两者一起解决为好。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