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要深刻认识完善在工会组织领导下的维权机制是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强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党中央提出要完善在工会组织领导下的维权机制,就是要充分发挥群众组织在协调社会关系、参与社会管理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也是加强社会管理体制建设和创新的必然要求。加强社会管理需要调动包括职工在内的全体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推动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指导方针的贯彻落实,在政治安排、权益维护、舆论宣传上逐步建立相关的制度和机制。制度和机制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要适应社会管理体制的建设和创新,不断完善在工会组织领导下的维权机制,必须跳出自我循环的圈子,把维权工作纳入到社会建设和管理的总体格局中,在各级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围绕党委、政府和广大职工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从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要求出发,创新工会的维权机制、手段和途径,团结社会力量共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切实做到大有作为。
第二,要深刻认识完善在工会组织领导下的维权机制是加强协调劳动关系的重要手段。当前,我国的劳动关系总体上和谐稳定,职工权益基本能够得到保障。这是各级党委、政府关心重视的结果,与各级工会的努力也是分不开的。同时要清醒地看到,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各项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经济关系日益复杂多样,劳动关系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职工合法权益的实现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比如,有些企业没有依法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任意压低、克扣、拖欠职工工资,企业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形势严峻,社会保障的覆盖面、保障水平、统筹
层次仍然较低,在有些地方,因劳动争议没有能得到及时
妥善的处理,还引发了企业与劳动者的冲突,劳动关系引发的社会矛盾日趋复杂。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工会必须深入研究目前劳动关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及时提出应对的思路和具体的措施。其中的关键,就是要适应劳动关系市场化、多样化、复杂化的特点,加大协调劳动关系的力度,不断强化职能,探索和完善在工会组织领导下的维权机制,依照法律法规更好地协调利益关系、化解矛盾,为职工排忧解难。要通过制度和机制建设,把协调劳动关系的成功实践和成熟经验巩固下来、规范起来、推广开来,推动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