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农村体育工作跟不上去的原因之一。这些都必须认真改变。
(二)
党的十二大提出的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和一系列方针政策,为发展我国农村体育事业指明了方向。农村体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提高广大农民健康水平,活跃业余文化生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实现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而奋斗!
当前,对农村体育工作应采取加强领导,提高认识,从实际出发,积极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的方针,努力开创农村体育工作的新局面。其主要标志是:各有关部门提高对农村体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领导,体育组织健全,开展工作得力;集镇、公社、大队有体育场地,有骨干队伍,平时有活动,节假日有比赛,广大农民群众经常参加各种体育活动;文体活动和健康水平不断丰富和提高,精神振奋,为“两个文明”建设作出贡献。
农村体育工作,一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从满足八亿农民对文化体育生活的需要着想,面向基层,面向群众,不仅要增强体质,同时要寓教育于体育活动之中,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二要坚持因地制宜、业余自愿、小型多样、勤俭节约的原则。从实际出发,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开展适合本地区、本民族特点的传统的体育活动。
(三)
为了开创农村体育工作的新局面,应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农村体育工作的领导。
各级政府在制定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时,要把发展农村体育事业列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比较长远的规划,经常督促检查,保证贯彻落实。各级体委要重视和加强农村体育工作,县体委要着重抓好农村体育工作,积极主动地同有关部门配合,加强业务指导和培训体育骨干。文化部门要加强农村群众文化事业的建设,大力开展群众性的文化体育活动。共青团组织在开展文化体育活动中,要发挥骨干作用,积极发动和组织广大青少年加强阵地建设和参加各项文体活动。体委、文化部门和共青团组织要紧密合作,相互支持,共同努力搞好农村文化体育工作。
目前,我国农村体育组织很不健全,必须充实和加强。乡可以建立由领导同志负责,吸收人民公社、共青团、妇联、文化站、学校等有关部门参加的文化体育领导小组。县、区、乡(镇)政府人民公社都要有人负责文体工作。
二、加强体育活动阵地的建设。
各地在全面规划农村建设的同时,要本着自力更生的精神,因地制宜地把文化体育活动阵地建设起来。农村的文化中心,文化站应积极创造条件,建设必要的体育场地设施。生产大队的“青年之家”(或俱乐部)、小队的文化室,也要有体育活动场所和器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