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六五-七五”期间全国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工作重点发展规划

  2.研究制订若干个职业性肿瘤名单及诊断原则(1982—一1984);
  3.会同有关部门制订致癌物质的生产 、 使用 、 登记管理办法 ( 1986—一1988)。
 五、 加强与劳动部门和工会组织之间的配合,督促工业部门积极改善劳动条件,做好防尘、防毒和职业病人的治疗和疗养工作:
  多年来各级卫生、 劳动部门和工会组织, 为保护工人的安全和健康,一直配合得很好,取得了很大成绩,在今后的工作中应继续加强这种配合,共同督促工业部门特别是煤炭、冶金、化工、轻工、建材、水利、石油等部门,在发展生产的同时,应积极改善劳动条件,做好防尘防毒工作。在今后十年内,重点抓尘肺病和铅、汞、苯、有机磷农药中毒的防治,降低发病率,提高生产场所尘毒浓度合格率,具体指标和工业部门协商后确定。继续组织力量,有计划地对职业危害较大的行业进行重点调查。在职业病的治疗和疗养方面,充分发挥厂矿医疗卫生机构、疗养机构和地方职业病防治机构的作用,对患有职业病的职工应有计划地、分期分批的进行治疗和疗养。重点抓好矽肺合并结核患者的治疗,到1986年95%以上的矽肺合并结核的患者都能住院治疗或疗养。
 六、 防治农药中毒:
  配合农业主管部门,重点抓好农业生产中的农药中毒的防治工作,计划在1983~1984年摸清全国农业生产中农药中毒的情况,抓好二至三个农药使用的试点,总结经验,在1986年制订出和农村各种经济责任制相适应的农药管理制度。
 七、 开展社队企业劳动卫生学调查:
  有计划地对社队企业的职业危害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从1983年开始,重点办好上海、山东、广东、辽宁、江苏等地的社队企业防尘防毒工作,推广无锡、大丰、兴宁、高密等县“五小”卫生工作经验,1985年总结出社队企业管理经验并形成制度,在全国推广。
 八、 研制或仿制微型、 轻便、快速、 灵敏、准确的先进监测仪器,并逐步向配套齐全、连续、自动、遥测同步水平发展, 不断提高监测水平, 改变目前测试仪器笨重、陈旧、落后的状况。
  计划在1983~1985年集中研制5种新型适用的仪器,1986年~1990年研制出10种新型仪器,以适应职防工作的需要。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