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继续实行书报刊印刷许可证制度和书刊印刷定点管理办法。严厉打击买卖书号、伪称、假冒和盗印等非法出版印刷活动,以保证出书质量。
(五)为了提高中小学课本的印制质量,彻底扭转课本印制质量明显下降的状况,要求有关出版单位(含租型单位)将课本的印制业务全部安排在书刊印刷定点企业印制,委印和承印单位要根据行业质量标准的要求签订合同,明确质量责任。书刊印刷定点企业要保质保量按时完成课本的印制业务。力争在三年内,使我国课本、重点书刊的印制质量有明显改观。
(六)出版单位和印制企业要齐抓共管,努力提高书刊产品印制水平和档次。出版单位应抓好编辑校对工作,发排的稿件做到齐、清、定,所选用的纸张和提供的纸型、软片等符合印制合格书刊的质量要求。印刷企业应积极与出版单位配合,使书刊印刷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书刊印刷行业标准。
(七)发行单位要加强质量监督检测工作,防止不合格书刊印制产品流入市场,对不合格品要包退包换。在发供销各环节中发现的书刊印制质量问题应及时向各地书刊印刷产品质量检测机构反映。
(八)企业法定代表人是书刊产品印制质量的第一负责人,各级新闻出版行政管理机构要定期组织厂长、经理培训班,组织学习和贯彻《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GB/T19000-GB/T19004)系列国家标准和书刊印刷行业标准,积极制订高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内控标准,并严格质量把关。对不负责任者要批评、处罚,不称职者要及时撤换。
二、加强企业管理,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产品质量
(一)继续强化企业基础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标准化体系和严密、协调、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严格定额管理;严格计量管理;建立综合信息系统,逐步健全信息网络;建立和完善以责任制为核心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基础教育;加强班组管理。努力提高全面质量管理的水平。
(二)加强企业现场管理工作,建立起良好的生产环境和生产秩序,尽快使生产现场达到人员精干、物流有序、设备完好、信息准确、纪律严明、环境整洁的基本要求。逐步实现生产现场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把书刊印刷产品质量提高一个档次。
(三)先进的印刷技术及装备是确保书刊印制产品质量的重要条件。各书刊印刷企业要坚持技术进步方向,努力进行技术开发、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提高企业技术装备水平。技术进步要和现代化管理协调发展,在采用新技术、新装备的同时,要相应选用确立新的管理方法和手段,达到最佳的质量和效果。
(四)各出版、印刷科研单位的工作应紧密结合生产和使用,以提高书报刊印刷产品的质量为重要科研方向并做出新的成绩。出版印刷企业要广泛开展以提高质量、增加品种和节能降耗为中心的群众性技术革新、质量管理小组及合理化建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