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母行支持度评估框架
进行母行支持度评估不仅是为了确定外国银行对在华分行支持能力和意愿的等级,更重要的是为监管者提供系统了解和评估外国银行经营实力的方法和过程。
母行支持度评估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了解外国银行经营环境,掌握外国银行经营管理的历史和现状;第二步,基于经营环境和经营管理状况,评估外国银行对在华分行的支持力度;第三部,根据评估结论确定市场准入政策和监管策略。
评估过程形成三份文件,分别是:《母行支持度评估报告》及其附件《母行经营环境评估报告》和《母行经营管理概要》。其中,《母行经营环境评估报告》和《母行经营管理概要》是母行支持度评估的基础资料,包括前段所述内容;《母行支持度评估报告》是最终评估结论,包括五个评估因素的简要概括、评估理由和结论,以及监管建议。
三、母行支持度评估的应用
母行支持度评估框架、评估文件及结论仅供银监会内部使用,不对外披露。但评估人员应就评估内容中的重要事项与外国银行或外部信息提供者进行沟通及确认。
第二章 母行经营环境评估
母行经营环境评估包括母国政治经济形势、母国金融体系、母国银行业监管体制,以及母国会计制度四个项目。
一、母国政治经济形势
一国的政治局势和经济基础对该国银行体系以及身处其中的银行经营状况有决定性的影响。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当政局出现动荡或经济处于衰退乃至萧条时,银行体系的稳健程度将大大降低,即便是原本经营良好的银行也会面临很大的经营压力。对跨国经营的国际银行来说,由于经营地域遍布全球,本国政治经济形势的影响程度会有所减弱,其主要经营或资产所在地的政治经济形势应纳入考虑。在母国政治经济形势评估中,评估人员需要了解以下内容:
政治制度及其稳定性;
法律环境及其对银行业可能产生的影响;
经济基础:包括总体规模、发达程度、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或部门、微观经济实体的财务实力等;
发展前景:当前及预计的经济增长率、货币供应量和信贷增长与经济增长的适应程度;
开放度:经济总量中对外贸易、对外投资和吸引外资的比重,对外依存度,以及受主要贸易对手国经济状况影响的程度等;
经济周期:经济高峰和低谷时的GDP、失业率和主要资产价格的波幅,经济低谷时企业破产情况等;
经济结构性问题:国有经济和私人(企业和个人)部门在GDP中的相对份额、产业结构和重要行业的国际竞争力、结构性财政或经常项目赤字、结构性通货膨胀情况等;
宏观经济政策:政府和中央银行的宏观经济调控能力、货币和财政政策的取向等;
国家风险:外汇管制程度、外汇转移风险、外债国有化的可能性等。
国家风险是上述各项内容中最关键的一项。在国家出现危机状况时,政府完全有权力限制或禁止国内居民(企业和个人)偿付对外债务,而银行业作为特殊行业所受到的限制和影响首当其冲。因此,国家风险不仅是母行经营环境评估的主要项目,其所对应的外汇转移风险也是母行支持度评估因素之一。
在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政府对国内居民偿付外债的行为加以限制是一种常见的做法。尤其当一国经济或债务发生危机时,外汇成为紧缺而珍贵的资源,主权国家的政府往往会采取各种管制手段来缓解偿债压力。国家风险(转移风险)的通常表现形式有:
制定企业或个人换汇限额;
对不同性质的交易(如金融或贸易)实行差别汇率;
将境外开立存款账户视为非法;
要求抽回滞留海外的外汇资金,出口收汇立即结汇成本币;
对违反外汇管制的行为给予冻结资产的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