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进行防旱、抗旱工作,必须采取下列措施:
充分利用一切水源,开展群众性的兴修农田水利运动。各地区应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群众习惯,组织一切人力物力财力,号召因地制宜地大力恢复兴建各种水利工程。能引用河水溪水的可开渠、垒堰、修滩,能蓄积地面水的可挖塘、筑坝或兴建小型水库,能利用地下水的可凿井浚泉。并应大量增添修整各种水车,筒车、抽水机及其他汲水工具,以增加灌溉面积。扩大原有塘坝蓄水量,更大地发挥抗旱效能。大力发展水井,组织农民合伙打井,对旧有水井灌溉应加强领导,组织互助,合伙使用,扩大浇地范围,水量不足的应组织锥井以增大出水量。各地区应大量生产水车并及时出贷。在各项工程措施中,须加强技术指导,保证工程应有效益,掌握施工季节,使能及时灌溉,不误农时。
充分做到经济用水,珍惜水量,发挥水的最大灌溉效能。对一切渠道坝堰,应加强灌溉管理,根据作物需要,将灌水量减到最低限度,并组织群众日夜轮浇,以扩大灌溉面积。普遍进行“天下农民是一家”的教育,克服干部与群众中的保守、本位思想,作到互助互让,提倡上游照顾下游,老灌区照顾新灌区。在北方春季解冻后,应提早灌溉,扩大灌区,保证播种。
总结推广群众在耕作技术方面的防旱、抗旱经验。在北方大部地区,须特别注意春季保墒。凡已秋耕并深耕的田地,在春季解冻后应及时细耙多耙,以保持土壤水分。去秋未耕地,应于解冻后及早春耕,随耕随耙。农业领导机关应及早推广过去抢墒、借墒和挑水点种等抗旱播种的有效方法,动员群众,做好准备工作,保证适时播种。各地可根据当地情况,适当地提早春季播种日期,凡有早播习惯地区,应推广早播经验。出苗后重视中耕除草,以减少水分蒸发。提倡种植耐旱作物和高产量的作物。并须发动群众储备备荒种子和蔬菜种子,各级农业机关与合作社应有计划地采购与调运早熟、耐早、晚种的籽种,以保证不荒一亩地。
每一乡、村应组织起来,选定一定面积的耕地,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保证不论在任何情况下,均能获得相当的收成,以备万一荒灾发生时,供给全乡全村最低度荒之需。
四、防旱、抗旱和春耕的工作是目前农村中最紧迫的任务,必须立即广泛展开,坚决保证不误农时。所有区、乡(村)两级人民政府自现在起即应集中全力领导群众从事防旱、抗旱和春耕播种工作,以争取今年的丰收。现在区、乡两级,有些地区已在进行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斗争,应即停止进行,必须俟春耕播种完成后,再去进行。各县级人民政府须组织一半干部力量,省、专各级亦应组织一定力量,深入区、村具体推动这一工作。须知健全而强有力的领导是保证防旱、抗旱和春耕胜利的主要环节。凡有旱象的地区,防旱、抗旱工作,必须由行政首长亲自负责,以当地农、林、水利、民政等机关为主,组织生产防旱办公室,专责领导;并召开防旱、抗旱会议,拟定具体计划,贯彻实施。必要时可通过各级人民代表会议,全面进行动员。各级银行、贸易、合作及其他有关部门,必须密切配合,并在物质与贷款方面给予农民以及时支持与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