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篇法规已被:国务院关于明令废止和宣布自行失效的教育法规及法规性文件目录(1949-1984)(一)(发布日期:1989年1月1日,实施日期:1989年1月1日)废止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民业余文化教育的指示
(1955年6月2日)
当前农村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开展以互助合作为中心的农业增产运动,逐步进行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为了实现这个任务,不仅需要不断地提高农民的社会主义觉悟,还需要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五年来,人民政府对农民业余文化教育事业虽然作了很大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农村的文化依然处在很落后的状态,文盲依然占农村人口的绝大多数,若不逐步加以改进,将成为今后开展互助合作运动、发展农业生产的一个障碍。从1953年冬季在农村进行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的宣传教育以来,农民的社会主义觉悟已在不断地提高,农业生产互助合作运动已有很大发展, 农民对文化的需要也逐渐增长和日益迫切。事实证明,要办好农业生产合作社,要不断地提高农业生产,农民没有文化是有不少困难的。必须了解,社会主义是不能建立在大量文盲的基础之上的。因此,适应当前农村新情况和新任务的需要,积极地开展农民业余文化教育,扫除文盲,克服我国农村文化落后状态,已成为当前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为此,特作如下指示:
一、今后农民业余文化教育,必须紧紧跟随着和密切结合着农村互助合作运动和农业生产的发展,积极地有计划地扫除农村中的文盲,并逐步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有效地为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发展农业生产服务,要求在过渡时期内基本上扫除农村中的青壮年文盲。在今后三、五年期间,争取在全国范围内基本上扫除主要乡干部中的文盲;在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较早和较有基础的地区,扫除大部分现有合作社社员和积极分子中的青壮年文盲及一部分非社员的青壮年文盲;在其他地区,争取一部分合作社社员、互助组组员、积极分子和其他青壮年农民中的文盲入学,并逐步扫除一部分文盲。同时,对已经摆脱文盲状态的农民和小学毕业生应当组织他们学习,以继续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各地应当根据上述方针任务,结合当地具体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少数民族地区可以根据上述基本精神和当地具体条件,制定开展农、牧民业余文化教育的方案。各地制定的计划方案都要报告教育部审批,然后贯彻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