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国家计委、机械工业部关于印发《机械工业振兴纲要》的通知

  (二)对其它产业的发展具有较强的带动和促进作用,能够反映和吸收当代先进科学技术成果,能为各行业提供先进的技术装备。
  (三)投入产出效率高。机械工业的资金利税率和劳动生产率等高于全国工业平均水平,并能保持增长的势头。
  (四)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效益。机械工业前100家企业(集团)的生产集中度达到35%以上。
  围绕机械工业成为支柱产业的主要标志,设想用十五年的时间,力争至2010年基本完成机械工业振兴的任务。2000年以前为振兴的第一阶段,2000-2010年为振兴的第二阶段。振兴的目标是:
  (一)技术发展目标
  主要产品技术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由目前的20年左右缩短到2000年的15年左右和2010年的10年左右。到2000年,生产重点产品的大型骨干企业(集团)其主导产品都要实现升级换代,主要机械产品品种的40%达到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水平,5%达到当时世界先进水平,到2010年则有70%达到九十年代末下世纪初世界水平,10%接近或达到当时世界先进水平。
  产品质量、可靠性和整机寿命大幅度提高。机械产品标准到2000年和2010年分别有90%和100%达到国际通用水平。骨干企业的产品标准水平接近国外同类先进企业。
  到2000年全部重点骨干企业达到GB/19000(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质量体系认证工作与国际接轨。
  (二)结构调整目标
  以数控机床为代表的工作母机的国内市场满足率由目前的60%提高到2000年的70%和2010年的80%左右。基础零部件和基础元器件的品种质量大幅度提高,基本确立机械产品在用户中的质量信誉,机械工业基础薄弱的结构性矛盾初步缓解。
  机械工业前100家企业(集团)的生产集中度从1992年的18%提高到2000年的25%和2010年的35%以上,企业组织结构趋于合理。2000年,大部分大型企业基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力争到2000年使拖拉机、冶金、矿山、石化、工程机械等行业的前8家企业(集团)及汽车工业前5家企业的生产集中度均由1992年的40%左右提高到60%和70%以上;到2010年分别达到80%;
  到2000年,要有5个年销售额超百亿元,30个年销售额超过五十亿元的大企业;到2010年要有20个年销售额超百亿元的大企业,真正形成行业的主力军和排头兵。
  (三)总量目标
  1991-2000年机械工业总产值平均增长速度为13-14%,发展速度高于工业平均水平;2000年机械工业总产值达到15000亿元左右,2010年,总产值比2000年翻一番以上,占全国工业的比重由1992年的约1/4提高到2010年的1/3,工业增加值在GNP中的比重由1992年的6.8%提高到8%以上。
  到2000年出口创汇达到340亿美元,占全国出口创汇的比重由1992年的14.9%提高到20%以上,力争成为我国最大的出口创汇产业;2010年出口创汇达到1300亿美元,占全国出口创汇比重提高到25%左右,出口额进入世界前十名。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