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重抓好对行业发展有突出影响的液压、气动、密封、低压电器、模具、轴承、仪表元器件等重点产品的发展。到2000年,集中解决产品的可靠性和寿命问题。
液压件行业重点发展引进技术和自行开发的先进适用的系列产品和液压成套系统。到2000年,液压产品品种由1990年的800种发展到1200种,品种满足率达到90%以上。主导产品达到九十年代初先进水平。液压件产量达到800万件以上,实现重大技术装备液压系统的设计和制造以国内为主。
气动元件行业要重点发展高性能、长寿命、机电一体化元件及控制系统,扩大服务领域。到2000年,主要产品品种由1990年的300种发展到1000种,产量达到500万件以上,为重大技术装备及各类主机的品种配套率达85-90%。
密封件行业要重点发展为液压、气动产品及机床配套的橡胶密封和橡塑组合密封,积极发展机械密封及为重大技术装备配套的特种密封,提高密封件性能、寿命和可靠性,基本满足各类主机的配套要求。
低压电器行业要大力发展高性能、组合式、长寿命低压电器及电力电子器件,提高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到2000年,低压电器产品品种由1990年的3000种发展到6000种,产量由1990年的9900万件发展到2亿件。
模具行业要重点发展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模具和各类模具标准件。到2000年,精密多工位级进模,精密多腔注塑模,大型塑料模,大型覆盖件模具及高精度锻模基本立足国内,模具标准化程度达到70%。
轴承行业重点发展精密、专用轴承,围绕铁路、轿车、冶金矿山、精密机床等发展迫切需要,大力提高轴承的性能、寿命、可靠性和规模经济效益。到2000年,开发轴承新品种1500种,产品达到12-13亿套,重点工程配套轴承基本立足国内。
仪表元器件重点发展新型传感器件,专用集成电路、仪表接插件、柔性键盘、柔性线路板、新型显示器件等,提高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到2000年,基本满足为大型工程配套的自动化控制仪表及科学测试仪器升级换代的需要。
(三)重大技术装备
重大装备中要重点发展电力设备,采取“立足国内,借助国外;水火并举,核电补充;质量第一,加强开发”的方针,坚持提高水平和扩大能力并举,以尽快满足能源建设的迫切需要。火电设备方面,重点发展引进优化型的30万、60万千瓦机组,并研究和发展循环流化床、超临界、联合循环、清洁燃烧等新技术,到2000年,大中型火电成套设备(单机容量10万千瓦及以上)生产能力由860万千瓦提高到1500万千瓦,新增能力全部达到电力部门要求的330克/度供电煤耗标准。水电设备方面,在坚持大中小机组并举的同时,要重点发展特大型机组和抽水蓄能、贯流式机组,到2000年,大型水电设备(转轮直径5米及以上)生产能力由140万千瓦提高到460万千瓦,并具备年产4台单机容量70万千瓦的三峡特大型机组的能力,中小型水电设备生产能力达140万千瓦。核电设备作为一种新的能源设备,要根据国家财力、核燃料条件和国家规划积极研制和发展,为迎接下个世纪的发展做装备。输变电设备要向高电压、大容量、新结构、组合式方向发展。重点发展22万伏及以上交流高压输变电设备,突出抓好50万伏高压输变电设备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同时着手研究发展直流输电和特高压交流输变电技术及设备。相应发展电站辅机、铸锻件、自控系统等电站配套产品,形成与发电设备相匹配的综合配套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