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业合作社的全部经营管理工作中,必须认真实行群众路线,遇事同社员商量,建立和健全社员代表大会制度,依靠广大社员,办好合作社,从而发扬广大社员的生产积极性,发展农业生产。
(四)为了实现1957年的农业大丰收,必须加强小麦和油菜等作物的田间管理,首先争取小春和夏熟作物的大丰收;必须做好当前的春播工作;并且必须依靠合作社的集体力量,继续积极努力,因地制宜地推行各项行之有效的增产技术措施,并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1956年在兴修水利、积肥造肥、推广良种、改良土壤、推广新式农具、改变耕作制度、改进耕作技术和防治病虫灾害等等方面,都具有空前广泛的群众性的规模,取得了极其伟大的成绩,不仅大大超过以往的任何一年,而且有些增产措施比解放以来几年成绩的累计还要大。忽视总的成绩,夸大局部的缺点和错误,而在推行增产的技术措施上采取消极态度,是不对的,对于争取1957年农业大丰收,是十分有害的。但是,也应该指出,去年推行的这些增产措施,有15%左右是有缺点的,须加改进;还有百分之几是搞错了,造成了减产或其它经济损失。这些缺点和错误,也必须认真地加以总结,引为教训,不再重复。
第一,必须继续提高复种指数,扩大双季稻面积。但是,在进行这类措施的时候,必须充分考虑到水源和肥料的多少、当地气候季节的长短、劳动力和劳动时间是否赶得上以及早晚稻品种的成熟期是否适宜等等条件,不能不顾这些条件而要求过高。
第二,玉米和薯类在一般旱作地区是高产的,应该适当地增加种植,特别在缺粮地区,更应该积极提倡种植。但是,在那些谷子和高梁高产,农民又已经有耕作经验和食用习惯的地方,就不要盲目改种玉米和薯类。同时,在制定当前的春播计划、增种玉米和薯类的时候,还必须对本地、本社农民所需要的饲草、燃料和生活习惯通盘加以筹划。对于人民习惯食用的小杂粮,也要做适当的安排,不要顾此失彼。
第三,培育和推广良种的工作,必须加强。各种作物的良种,在已经证明适宜种植的地方,都应该大力积极推广。对于新引进的品种,必须先行试种,成功后再推广,如果试种结果一时还难肯定,仍应继续试种,不要急于推广。对于当前春播所需要的种子,应该切实进行检查和精选,并根据余缺情况及时调剂供应;同时,还应该贮备一部分补种和备荒的种子以应不时之需。
第四,新式农具应该在适用的地方继续推广,并且在春耕以前和春耕期间,努力做好技术传授工作和农具修理、零件供应工作。双鏵犁下水田的问题,应该继续研究试验,凡是试验未成功的地方,都不要盲目推广。已经卖出去、确实不合用、而农民要求退回的双鏵犁,应该及早收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