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养蜂生产目前还存在不少问题。积极发展养蜂生产的方针还没有明确树立起来。一般农业生产合作社对个体养蜂户的蜂群作价入社,养蜂员的劳动报酬等还不够合理。不少地区的蜂蜜价格倔低,如江苏省收购杂花蜜每斤0.40元,还不到一斤糖的价钱。根据江西、陕西、辽宁等省反映,有的地区收购部门还存在着压价现象。养蜂技术力量还很薄弱,科学研究工作尚未开展。在物资供应上,如巢础原料用蜡供应不足,对发展养蜂生产必要的经济扶持也缺乏安排。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于养蜂生产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二、今后发展养蜂生产的方针任务
蜜蜂对于植物授粉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有重要作用。根据国内外的试验资料,经蜜蜂授粉,可使油菜籽、向日葵、养麦、果园等产量提高50%左右,又能增加油菜籽与向日葵的含油量,棉花叮增产5-12%。同时,我国所产蜂蜜很受国际市场欢迎,每吨蜂蜜可换回钢材3.5吨或肥田粉6吨,每吨蜂蜡可换回钢材8.7吨,在1956年出口蜂蜜3,900吨,蜂蜡354吨,可给国家换回钢材一万六千七百多吨或肥田粉二万八千七百多吨。
我国蜜源丰富,气候温暖,适于大量发展养蜂生产。会议认为根据我国目前养蜂情况,对今后养蜂生产的发展,应该采取以农业生产合作社为主,各类国营农场为辅,外来种和本国蜂并重的方针。转地饲养应该逐步地转向定地饲养。对个体专业养蜂户,应该根据自愿互利原则,吸收他们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养蜂户比较集中的可以成立专业队或专业合作社,实行养蜂业社会主义改造。在不影响社内劳动出勤的条件下,合作社应该允许社员养蜂。
估计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外来种蜂每年按40-50%的速度递增,可以发展到二百万群,单位产量平均每群收商品蜜可以由现在的40斤提高到60斤,产蜡量由0.5斤提高到1.5斤。本国蜂改良饲养,对增产蜂蜜、蜂蜡是一个很大潜力。我国地区辽阔,蜜源条件不一,自然条件差异很大,在发展养蜂中,除大量繁殖和推广外来种外,同时应该因地制宜地大量发展本国蜂的生产,积极地推行活框蜂箱,改进饲养管理。全国总产蜜量估计到1962年可能达到五万吨,蜂蜡达到1,400吨。
各地适合发展养蜂生产的国营农场、园艺场和专署、县农场,结合农业增产,还应该积极发展养蜂生产,并且努力繁殖本国蜂,积极示范推广,有计划地帮助农业生产合作社培养养蜂技术人员。有条件的农场,可以结合生产的需要,做些试验研究工作。
三、几项主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