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国务院批转国家体改委关于一九八八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的通知

  18.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主要是坚持把对外开放的重点,放到发展生产力、推动技术进步、增加出口创汇上。加强引进资金、技术的宏观管理,合理确定重点发展的产业,使外资投向符合我国经济建设和重点发展的要求。逐步建立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引进技术、发展旅游、对外承包业务和劳务合作等方面互相促进、有机结合的对外经济联系体系。面向世界各国和地区,开展多元化的经济技术合作,提高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灵活性与应变能力。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区和海南岛,采取更加灵活的政策,大力发展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样加工,补偿贸易),发挥乡镇企业的优势,使沿海经济开放地带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取得更大的进展。

金融、财税体制和住房制度改革

  19.加快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主要是,在适当收紧信贷、控制货币发行量、搞好社会资金综合平衡和有效宏观调控的前提下,进一步发展和完善金融市场,搞好资金融通,加速资金周转,调节资金结构,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益。
  积极发展同业融资业务,在有条件的城市,建立由人民银行领导的,跨系统、综合性、开放型的融资市场,打通银行系统间、地区间的融资渠道。
  对同业资金的融通实行分类管理,按不同期限,把资金拆借与弥补年度资金缺口的资金借贷分开,消除短期资金用于长期投资的弊病。年度资金缺口,可通过发行同业债券、金融债券和扩大吸收存款来弥补。同时,大力推广商业票据,健全商业票据贴现和再贴现制度。
  允许企业特别是一些重点建设项目和重点企业,经过人民银行批准,发行中长期债券,向社会筹集资金。计划和企业主管部门,可以用贴息、担保的方式,引导资金投向。
  建立在人民银行领导下的证券公司、短资公司和企业资信评议组织等机构,积极发展有价证券的流通市场,增加企业直接融资比重。制定有关法规和条例,搞好证券市场管理。
  改革利率体系,调整不合理的利率结构,逐步建立以中央银行贷款利率为基准的浮动利率体系,发挥利率杠杆对资金供求的调节作用。
  积极推进专业银行企业化的改革,有计划地加强交通银行的力量,逐步改变专业银行对内吃“大锅饭”和对外垄断的局面。
  20.进一步强化中央银行的宏观管理职能。主要是:
  严格控制货币发行量和信贷总规模。坚持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幅度低与经济增长与物价上升幅度之和;对固定资产投资贷款总规模,实行严格的指标控制。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