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基层少先队大中队辅导员培训。要积极争取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努力将辅导员培训工作纳入教育行政部门师资培训规划。要发挥各级团校及其他教育培训基地的作用,利用多种形式、多种资源,组织实施辅导员多种类型和多层次的培训。通过多种传播媒介、信息网络,对广大辅导员进行远程教育培训,扩大培训的覆盖面。特别是要积极发挥团队系统的师资优势,以送课上门的方式将培训送往广大农村地区、偏远贫困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使广大基层一线辅导员能够就近就便接受培训学习。力争三年内,对全国370万的大中队辅导员的培训率达到80%。
4、新上岗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培训。按照《
少先队辅导员管理办法(试行)》的要求,少先队辅导员上岗前必须参加由县级以上(含县级)少工委组织的专项培训。主要以学习少先队基础知识,掌握少先队工作基本技能的基础性培训为主。培训时间一般不少于3天。
各地在实施辅导员培训计划时,要加大对农村学校辅导员、民办学校辅导员以及少先队志愿辅导员的培训力度。要采取各种方式,扩大覆盖面,切实将“三年培训规划”落实到基层。
四、科学部署、全面推进,切实落实好少先队工作者培训规划的各项任务
1、高度重视,统筹部署、科学规划。实施《培训规划》是新时期新阶段推进少先队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各级少工委要高度重视,要根据此规划,结合当地实际,研究制定出本地区少先队工作培训规划或方案,建立少先队工作培训目标责任制,并把这项工作纳入对少先队工作的考核中,做到全面有效。各级少工委要积极争取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为少先队辅导员参加培训创造有利条件,按照共青团、教育部、人事部和
全国少工委联合下发的《少先队辅导员管理办法(试行)》(中青联发[2007]24号)有关要求,努力将辅导员培训工作纳入正常师资培训渠道,列入教育主管部门和团校的工作计划,列入教师进修学校的年度培训计划。
2、健全制度,规范管理,创新方式。各级少工委要结合本地实际,进一步拓展培训内容,健全培训体系,完善培训制度,积极探索新时期新阶段少先队培训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逐步形成与少先队事业发展相适应、分层次、分类别、多形式、重实效、充满活力的少先队培训的新机制。要加强少先队培训基地的建设,创新工作模式,广泛利用各类社会培训资源,发挥信息网络优势,逐步建立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培训网络。要加大对辅导员的岗前培训和在岗培养,鼓励辅导员接受继续教育,要注重对少先队干部的理论培训,全面提高少先队工作者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