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剥夺政治权利的若干问题的函
(1958年4月9日)
甘肃、云南、安徽、陕西、辽宁、广东、福建、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
我院先后接到若干省、市、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请示有关剥夺政治权利的若干问题,经与有关部门研究,分别提出如下意见,供作参考。
(一)关于被判处徒刑未经宣布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在执行徒刑期间,是当然剥夺政治权利还是停止行使政治权利的问题。参照中央选举委员会1953年4月3日“关于选民资格若干问题的解答”(以下简称“解答”)第十五项关于一切在关押的未经宣布剥夺政治权利的已决犯“由于他们在监禁或羁押中,故均应停止其选举权利的行使”的解答,我们认为是停止其政治权利的行使,而不是当然剥夺政治权利。
(二)关于被判处徒刑宣告缓刑未经宣布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在缓刑期间有无政治权利的问题。参照“解答”第十六项关于被判处徒刑宣告缓刑的反革命分子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解答,被判处徒刑宣告缓刑的反革命罪犯,在缓刑期间无政治权利;被判处徒刑宣告缓刑的一般刑事罪犯,在缓刑期间,应认为有政治权利。
(三)关于被判处劳役未经宣布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在执行劳役期间有无政治权利的问题。按前政务院政治法律委员会彭真副主任“关于
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贪污条例草案的说明”指出:“在刑事处分中,规定了劳役和管制的处分。这两种处分对于那些可以不判徒刑,但须剥夺一定时期的一部或全部政治权利,并加以改造的罪犯,是适合的”。又指出:劳役“是过去在老解放区久已实行有效的办法”。由此可见,根据
惩治贪污条例判处劳役的罪犯,在执行劳役期间应认为没有政治权利,其它一般刑事罪犯在执行劳役期间,也应认为没有政治权利。
(四)关于被判处管制的反革命分子和刑事犯罪分子在管制期间有无政治权利的问题。我院今年4月1日〔58〕法行字第76号“
关于剥夺反革命分子和坏分子选举权利的问题的通知”第六项已提出:“依法判处管制的刑事犯罪分子,没有选举权利”。对反革命分子判处管制的,应按照“管制反革命分子暂行办法”的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