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在经济和财政战线上所取得的伟大胜利,是党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和人民公社制度的胜利,是加强党的领导,坚持政治挂帅,大搞群众运动的胜利。归根到底,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典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重大发展。毛泽东同志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所阐明的关于不断革命论和革命发展阶段论相结合的思想;关于不断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以促进生产力高速度发展的思想;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思想;关于优先发展重工业和迅速发展农业相结合,发展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必须用“两条腿走路”的思想;关于发展经济,保障供给,以90%的力量发展生产,以10%的力量取得财政收入的思想;关于政治是一切工作的灵魂和统帅,坚定地相信群众,一切工作必须走群众路线的思想;以及其他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给我国的经济工作、财政工作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工作开辟了广阔的道路。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我们就无往而不胜,这一点已经为我国几十年的革命实践所证明,为最近几年社会主义建设和大跃进的实践所证明,也必然为将来的继续实践所证明。
二、1960年国家预算的安排
1960年,我国人民要在已经提前完成原定的第二个五年国民经济计划主要指标的基础上,更好地贯彻执行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实现国民经济全面的更好的跃进,并且为以后年份的不断跃进创造条件。为此,1960年应当进一步确定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把优先发展重工业和迅速发展农业结合起来,正确地处理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之间的关系;应当继续执行工业以钢为纲、农业以粮为纲、全面安排的方针,并且进一步加强运输业、动力工业、采掘工业等部门;应当动员工业、交通、商业、文教各个系统的力量,无例外地大力支援农业生产;应当积极加速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的进程,在各行各业中大搞机械化、半机械化、自动化、半自动化,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应当贯彻实行洋土并举、大中小并举的方针;应当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农村人民公社,积极建立城市人民公社,全面组织城乡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巩固和发展公共食堂;应当厉行增产节约,发动广大群众,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切实整顿干部作风,提高干部的政治水平,提高广大群众的思想觉悟。这样,我们就有可能用比十年更短的时间,在主要工业品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英国,并且提前实现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所规定的任务。
1960年国家预算草案就是根据上述要求编制的。1960年国家预算收入700.2亿元,预算支出700.2亿元,收支平衡。同1959年决算比较,收入增加158.6亿元,增长29.3%;支出增加172.5亿元,增长32.7%。1960年预算收支的增长,同国民经济计划草案所规定的工农业生产增长的指标是基本上适应的。尽管收支增长的幅度较大,但这是有根据的,只要经过努力是可以完成和超额完成的。
1960年国家预算各类收入如下:
(一)企业和事业收入453亿元,比上年增长35.8%,占预算收入总数的64.7%。
(二)各项税收243.6亿元,比上年增长19%,占预算收入总数的34.8%。其中,工商税收194.5亿元,比上年增长23.9%;农业税33亿元,继续稳定在1958年的水平上,没有增加。
(三)其他收入3.6亿元,比上年增长8.9%,占预算收入总数的0.5%。
1960年国家预算收入的增长,绝大部分来自国营经济缴款的增加。1960年整个预算收入,按不同经济成分的缴款来划分,全民所有制的国营企业的缴款,包括利润和税收为654.3亿元,占预算收入总数的93.4%,比上年增加157亿元;来自农村人民公社的缴款,包括农业税和农村工商税为41亿元,占预算收入总数的5.9%,同上年大体相等;来自其他方面的缴款为4.9亿元,占预算收入总数的0.7%,也同上年大体相等。1960年国家预算收入比上年增加的158.6亿元当中,有157亿元,即几乎全部是来自国营企业缴款的增加。这是我国财政基础固若磐石的一个重要标志。尽管农业生产连年跃进,但是农村人民公社的负担仍然继续保持稳定。1960年农村人民公社的各项负担,包括农业税、农村工商税和农业税附加在内,占农副业总产值的比例,将从1959年的5.8%降低到1960年的5.3%。这是对于发展我国农业经济极为有利的一种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