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国家预算各类支出如下:
一、经济建设费317亿元,占预算支出总数的61%,比上年增长25.9%。
二、社会文教费57.3亿元,占预算支出总数的11%,比上年增长32%。
三、国防费58亿元,占预算支出总数的11.2%,比上年增长16%。
四、行政管理费26.9亿元,占预算支出总数的5.2%,比上年增长18.3%。
五、债务支出11亿元,占预算支出总数的2%,比上年增长21.7%。
六、对外援助支出6亿元,占预算支出总数的1.2%,比上年增长118%。
七、其他支出2.7亿元,占预算支出总数的0.5%,比上年增长13.3%。
八、增拨银行信贷资金31.7亿元,占预算支出总数的6.1%。
九、总预备费9.5亿元,占预算支出总数的1.8%。
上述1959年国家预算支出,如果按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来划分,则中央预算279.1亿元,占预算支出总数的53.7%;地方预算241亿元,占预算支出总数的46.3%。
关于1959年国家预算支出的安排,需要说明以下几点:
(一)1959年国家预算支出中,经济建设费和社会文教费所占的比例为72%,仍然保持1958年的水平;国防费和行政费所占的比例却进一步有所降低,1958年为17.8%,1959年将下降为16.4%。国家机关所需费用的比重进一步缩小了。
(二)1959年国家预算支出中,用于基本建设的投资共270亿元,比上年的214亿元增加56亿元,增长26%。基本建设投资两年来增加很快。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各年,基本建设投资大体上占国家预算支出总数的30%到40%,只有1956年占45.7%,而1958年则增加到52%,1959年仍然是52%。1959年除了预算所列的基本建设投资以外,还将有各地方、各部门自筹的基本建设投资。为了充分发挥各建设单位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他们在既定投资的范围内,精打细算,少花钱,多办事。1959年将继续实行基本建设投资包干制度,即是:在保证工程质量,保证不降低生产能力,不推迟交工日期,不突破投资总额,不增加非生产性建设比重的条件下,把年度经济计划和国家预算所规定的基本建设投资,交由有关建设单位统一掌握,包干使用,以便有效地发挥建设单位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当然,今年还要根据实际执行中的经验,在某些方面对包干办法作若干补充。
(三)1959年根据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指示,在经济建设支出中增加了对人民公社的投资10亿元,作为国家对人民公社的财政补助。这笔资金主要地将分配给经济条件较差的人民公社和生产队,帮助他们发展生产,使他们能在不长的时间内,赶上比较富裕的公社的水平。当然,国家拨给的资金是有限度的,人民公社发展经济主要还是依靠本身的积累,正如毛主席说过的,一切经济比较落后的公社和生产队,应当像河北省遵化县被人称为“穷棒子”社的王国藩社那样,自力更生,用自己的双手艰苦奋斗,改变现在经济上落后的面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