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共中央的倡议,自从去年5月以来,广西省和甘肃省的中共党委和人民委员会以及协商机关先后反复地讨论了建立壮族自治区和回族自治区问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也召开专门的会议进行了充分的协商。
在讨论协商中,大家集中研究了壮族和回族建立自治区的各种方案。建立壮族自治区的方案主要的有二个:一个方案是把广西全省改建为壮族自治区,大家把这个方案称为“合的方案”;另一个方案是把广西划分为两个部分,即保留广西省的建制,管辖现在广西省的东部地区,另把现在广西省西部壮人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划出来建立壮族自治区,大家把这后一个方案称为“分的方案”。两个方案相比较,合的方案是更适宜于广西汉、壮民族的现实和历史情况的。首先从广西汉、壮民族及其他民族共同向前发展的长远利益来看,广西省的汉人比壮人多,汉人占总人口的58.4%,壮人占36.9%,其他少数民族占4.7%;但居住的面积壮人比汉人的大,壮人聚居地区约占全省面积的60%,汉人聚居地区约占30%,其他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约占10%。汉人聚居地区对于农业的发展说来,是条件较好的地区,但是从工业发展前途说,壮族地区的条件又比较优越。这就表明,广西汉、壮两民族和其他民族的地区是宜合不宜分的。合起来互相帮助,各施所长,就有利于广西各民族长远的、共同的进步和发展。再从广西的历史上看,广西汉、壮民族和其他各民族也是宜合不宜分的。长期以来,汉、壮两民族和境内的其他民族披荆斩棘,艰苦劳动,共同创造了广西的历史;特别是近百年来的革命斗争中,广西汉、壮两族人民和其他民族人民一直是不分彼此、共同奋斗的。太平天国运动是汉、壮两族人民发动的,在以后的民主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广西汉、壮两族人民和其他民族人民都在一起坚持革命斗争。广西汉、壮两民族和其他民族间这种长期“共同劳动创造、共同革命斗争”的历史传统,也正说明合的方案是符合于历史发展情况的。两个方案经过大家反复、深入地讨论后,最后选择了合的方案,也就是现在提交大会议案中的方案。
在建立回族自治区的好几个方案中,主要的也是二个:一个方案是以现在甘肃省所包括的原宁夏省地区(蒙古族地区不在内)为基础,再划入邻近的地区,建立回族自治区,自治区管辖的地区包括银川专区、吴忠回族自治州、固原回族自治州和平凉专区的隆德县、泾源回族自治县;另一个方案是除上述地区外,并且把平凉专区的其他各县和天水专区的个别县也一齐划出,建立回族自治区。这两个方案可以说基本上是相同的,唯一不同的地方只是划不划平凉专区的其他各县和天水专区的个别县的问题。经过大家充分讨论后,一致选定了前一种方案,也就是现在提交大会议案中的方案。这个方案所包括的地区,回人占1/3,汉人占2/3,有利于回、汉民族互相支援和共同发展。这个方案所包括地区的经济发展条件也是良好的。在农业方面,银川、吴忠的水利向来是比较发展的。现在这两个地区有水田300余万亩,如果将来青铜峡水坝建成后,还可扩大灌溉面积几百万亩;上述地区和固原一带还有广阔的草山和草场,可以大量地发展畜牧业经济。在矿藏方面,银川的石咀山煤矿蕴藏量很大,并且已经开采。根据地质部门勘探的材料,固原、海原等县还可能有石油矿,因此,将来兴办一些新的工业企业的条件也是具备的。在交通方面,除现有的公路外,包兰铁路明年即将修通,将来从陕西咸阳到甘肃武威的铁路,也计划经过固原县和中卫县,所以自治区的交通事业的发展前景是很好的。根据这个方案所包括地区的土地面积和发展生产的条件,可以考虑根据自愿的原则,逐步地把内地的一些能够迁移的回民移到自治区去,这对于促进自治区的发展和解决散居回民的生产、生产问题,将是一个较好的办法。后一种方案也有它的好处,但是因为要划进平凉专区的其他各县和天水专区的个别县,涉及的问题就比较复杂。平凉专区的其他各县在历史上由于统治阶级的挑拨,回、汉民族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很不好的。解放以后,虽然有了根本的改善,但是要消除隔阂,还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鉴于民族关系方面的这种情况,所以在讨论协商中,各方面的有关人员一致不同意选用这一方案。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