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关于1957年国家预算执行情况和1958年国家预算及1958年度国民经济计划的决议

  (四)反保守,反浪费,用大规模的增产节约运动来保证实现1958年的国家预算各位代表!我们在前面已经说到实现1958年国民经济计划的重大意义,而1958年预算的顺利实现,将保证1958年国民经济计划的完成和超额完成。因此,全国人民应该积极努力,为1958年预算的实现而奋斗。
  目前的形势对于完成1958年的预算是十分有利的。在国民经济的各个战线上,现在都已掀起巨大的又多又快又好又省地发展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高潮。在许多工矿企业单位,经过工人群众的讨论和辩论,旧的落后的生产计划被推翻了,陈旧的指标和定额受到了批判,新的先进的生产计划被制定出来,并且开始被付之实施。广大的职工群众在整改中提出了很多克服浪费和少花钱、多办事的办法,并且已经替国家节约了相当数量的资金。在农村方面,全国农民兴修水利和积肥的运动,以及提前实现农业发展纲要的运动,正在以史无前例的规模和速度发展着。毫无疑问,从去年冬季以来的大生产运动将大大促进1958年全国农业生产的增长。
  现在整风运动正深入地向厂矿企业和农业生产合作社等基层单位发展。整风运动已经而且将要继续促使各级领导工作人员改变作风,深入群众,深入生产的实际。在这个方面,湖北红安、麻城等县中共县委所创造的领导干部亲自动手搞试验田的经验,具有重大的原则意义。这种真正马克思主义的领导方法,正在中共中央和毛主席的号召下,在全国农村工作中推广,并且开始向工矿企业中发展。各级领导人员工作作风的这种转变,必然能够促进1958年工农业生产的巨大高涨。
  正是因为估计到这种有利的形势,所以我们认为,1958年的国家预算不仅有可能按计划完成,而且只要我们积极努力,还有可能超额完成。
  为了完成和争取超额完成1958年的国家预算,必须在全国范围继续深入地展开增产节约运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直到各基层单位,都应该就各部门的增产节约展开竞赛,定期评比,年终总结,看看哪些单位成绩更大。在各个地区和各个部门中,都应该及时找出先进单位,使落后的赶上先进的,使先进的更加先进。用革命的精神,不断地破坏旧的平衡,建立新的、先进的平衡,然后又破坏,又建立,一浪赶一浪,这正是我们的事业前进的规律。所有的厂矿企业和基本建设单位,都应该在多、快、好、省的方针下,努力全面地完成和超额完成自己的生产计划。所有的农业合作社和国营农场,都应该继续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争取农业的大丰收。交通运输部门和商业部门,也都应该积极地为争取今年的生产大跃进服务,并且努力完成和超额完成自己的收入计划。
  目前在许多经济单位和事业单位中,浪费现象仍然十分严重。许多地方和许多部门的非生产性建设仍然过多,工程标准和工程造价仍然过高,原材料的耗费仍然过大。仅据少数企业单位已经检查揭发出来的材料,由于浪费所造成的损失是惊人的。不久以前,报纸上介绍了上海梅林罐头厂工人反浪费专题鸣放的结果:这个厂从1954年以来,在原材料、财产、物资、质量事故和劳动力方面的浪费达45万元,约等于现有流动资金的一半。可以设想,如果每个企业都像梅林工厂那样把浪费现象揭发出来,并且加以克服,对于社会主义建设会带来多么大的好处。
  毛主席曾经指示我们:“勤俭办工厂,勤俭办商店,勤俭办一切国营事业和合作事业,勤俭办一切其他事业,什么事情都应当执行勤俭的原则。这就是节约的原则,节约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原则之一。中国是一个大国,但是现在还很穷,要使中国富起来,需要几十年时间。几十年以后也需要执行勤俭的原则,但是特别要提倡勤俭,特别要注意节约的,是在目前这几十年内,是在目前这几个五年计划的时期内。”这个指示应该在一切部门一切单位中贯彻执行。
  现在反浪费斗争,已在全国很多单位热烈展开,并且开始得到了巨大的收获。有的单位根据反对保守、反对浪费的精神,重新审查了1958年的计划。北京市邮局的上缴利润,1957年为168万元,在拟订1958年计划的时候,由于思想保守,强调困难,最初曾经打算订为14万元。后来经过反复讨论,把许多不必要的开支取消了,同时还想出很多增加收入的办法,这样,它的上缴利润计划就增加到了300万元。由此可见,由反浪费而节减支出、增加收入的潜力是非常大的。因此,在全国各企业、各部门、各单位,都必须在整风运动中抽出十天左右的时间,专门就反浪费问题展开大鸣大放大争大辩,动员最广大群众的力量同各种浪费现象作不调和的斗争。
  反浪费斗争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清理仓库。国务院决定,各地方、各部门都必须在今年内对于所属一切仓库实行一次全面的清理,以便切实弄清家底,把一切积压在仓角库底的物资清查出来,加以利用。
  我们在前面已经说到,对于全国各项事业费应该大力加以整顿。凡是可以紧缩的机构必须坚决紧缩,凡是可以合并的机构必须坚决合并,可以减少的人员必须坚决减少,可以降低的开支标准必须坚决降低,以便腾出大量资金发展生产建设。这是1958年各地方、各部门的一项重大任务,必须认真进行。
  1958年的另一项重大任务是大力节减国家机关的费用,包括行政管理费用和国防费用。毛主席早在1950年就曾经提出,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的大量节减是我国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的三个条件之一。毛主席的这个指示,对于我们今天的工作仍然适用。从去年开始,国家已经决定紧缩行政机构,大批地下放干部。根据初步的不完全的统计,下放的干部人数包括企业事业单位下放的干部在内,到今年1月10日左右已经达到110万人,下放的人数还在继续增加。这是一项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革命措施。这不但使大量干部得到在劳动中和基层工作中锻炼的机会,不但将大大提高国家机关的工作效率,大大减少官僚主义,而且也将大大地节省国家的行政经费,减少社会主义社会中脱离生产的人员,从而有助于促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
  所有上述各项增产节约、反对浪费的任务的实现,都依靠全国各地方、各部门的共同努力。
  在这里,我们还希望再一次引起各地方各部门注意,地方和企业有了钱,应该集中用之于生产建设事业,应该在积极地更快地发展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同时,防止资金使用上可能发生的某些分散和浪费现象。国家工作人员应该严格地遵守财政制度和财政纪律。财政部门也应该适应体制改变以后的新情况,改进工作作风,深入现场,加强财政监督工作,努力贯彻增产节约的方针。
  各位代表!我国现在仍然是一个经济上和文化上都落后的国家。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的强国,我们必须克勤克俭,以便能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国家建设中去。为此,中共中央不但提出了勤俭建国、勤俭办企业、勤俭办合作社、勤俭办一切事业的方针,而且还提出了勤俭持家的方针。节约不仅是全体国家工作人员和经济工作人员的任务,而且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任务。只有全国上下都努力来增加积累,节约资金,我国的建设事业才能迅速地发展。因此,有必要在全国人民中间广泛地宣传节约,做到家喻户晓,使节约成为社会风气,使人人都能自觉地实行节约。在人民中间提倡节约,这同人民的合理消费和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改善生活的正当愿望,是不矛盾的。我们提倡勤俭持家,是要家家户户节约使用我们现在还不富裕的粮食和棉布,是要合作社员注意增加合作社的积累,是要人人注意储蓄,是要反对游手好闲和大吃大喝,反对赌博,反对婚丧节庆中的铺张浪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更应该在勤俭持家方面作出良好的榜样。因此,提倡节约、反对浪费的意义,不但在于积累建设资金,而且在于移风易俗,养成全国人民的优良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质。
  让我们全体国家工作人员、全体经济工作人员同全体人民一致行动起来,鼓起革命干劲,反对保守思想,反对浪费现象,展开大规模的增产节约运动,来迎接第二个五年计划第一年的生产和建设的高潮!依靠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够克服任何困难,超额完成为这个高潮服务的1958年的国家预算!

  附件三
关于1958年度国民经济计划草案的报告
--1958年2月3日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 薄一波

  我代表国务院向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提出关于1958年度国民经济计划草案的报告,请予审议。

  (一)1957年经济战线上的胜利
  1957年是我国在各个战线上取得伟大胜利的一年。经过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我们在政治战线和思想战线上取得了伟大胜利,这个胜利,促进了经济战线上的胜利;经济战线上的胜利,又进一步地巩固了政治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胜利。
  1957年各个战线上大胜利的结果是:进一步地巩固了全国人民在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团结,巩固了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并且由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和超额完成,增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物质基础。回顾1957年,就会使每个人对于我们伟大的未来充满信心,充满希望。
  过去的一年中,我国在各个战线上取得的伟大胜利,最基本的推动力量是中共中央和毛主席倡导的全民性的整风运动,以及在这个运动中所进行的反对资产阶级右派的斗争。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是政治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是1955年和1956年经济战线上(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革命的继续。
  整风运动的本来的目的,是要消除国家机关内部和共产党内部的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等不良作风,提高思想,改进工作,以迎接今后更加重大的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但是,在群众性的“大鸣大放”的过程中,资产阶级右派竟然利令智昏,乘机向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发动了极为猖狂的进攻,企图在我国复辟资本主义。与右派的愿望相反,他们的这种进攻,引起了全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极大义愤,使他们自己立即处于完全孤立的地位。为了保卫党和社会主义制度,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反右派的斗争,取得了全盘的胜利。经过这个斗争,经过关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全民大辩论,也就形成了全民性的整风运动,大大地提高了广大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觉悟,提高了劳动积极性,促进了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促进了各种工作的改善。整风运动还没有结束,目前已经进到以整改为主的阶段,不久以后,将要进入各人学习文件、批评反省、提高思想的阶段,但是,人们都已经感到它所发生的巨大作用和它将要发生的更深远的影响。
  现在来说我国1957年度国民经济计划的执行结果。
  先说工业战线上的情况。
  根据预计数字(实际完成的统计数字,要在以后才能作出),1957年国民经济各部门基本建设总投资额完成了123.7亿元,比原定的年度计划大大地超过了。1953年到1957年五年基本建设总投资额累计完成487.77亿元,超过第一个五年计划总投资额14.1%。
  1957年工业投资额完成65.5亿元,超过原定的年度计划4.1%。这一年继续施工和开始施工的限额以上的工矿企业共有642个,建设完工的限额以上的工矿企业共有178个,这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重大企业建成最多的一年,全年平均,差不多每两天就有一个重大企业建设完工。在这些建设完工的企业中,属于苏联帮助设计的“156项”的有22个。重要的有:本溪钢铁公司,黑龙江钢厂,吉林肥料厂,吉林电石厂,哈尔滨锅炉厂,西安电力电容器厂,太原第一热电站,佳木斯造纸厂,等等。此外,还有国内设计的沈阳重型机器厂,四川狮子滩水电站,改建的安东人造织维厂等。由于这些重大企业的建成和投入生产,我国就可以提高优质钢和合金钢的自给率,就增加了一个现代化的、综合性的化学工业基地,就能够自己制造火力发电设备所需要的锅炉和目前所缺乏的某些重型机器,就能够大量生产工业用纸。
  1957年新增加的工业生产能力(按年产量计算),仅中央各部所属的企业就有:采煤1489万吨,发电量32.5亿度,生铁81万吨,钢材48.5万吨,水泥105万吨,棉纱52万件,机制纸7.7万吨。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