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
我国当前经济形势的确是好的。今年的经济情况是一个季度比一个季度好。与去年同期相比,工业总产值第一季度下降0.2%,第二季度增长1.7%,第三季度增长3%,10月份增长了10.6%。明年和今后的经济发展,肯定会比今年更好。
一年来经济建设中取得的成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经济战线上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广大干部,作了紧张的努力,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教育、科学、文化、新闻、出版、卫生、政法、外交等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和群众,发挥了积极性和创造性,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体育战线今年以来捷报频传,最近女子排球队又第一次夺得了世界冠军,这对正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全国各族人民是一个鼓舞。我谨代表国务院,向上述各条战线的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人民解放军坚决执行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军事训练,加强组织性纪律性,积极保卫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继续发挥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作用;守卫在边防的部队和民兵,保卫扣林山、法卡山的英雄们,时刻警惕着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挑衅和入侵,保卫着我国的神圣边疆。全国公安干警、司法人员在维护社会安全、打击犯罪分子、改造教育失足者的工作中,做出了出色的成就。我谨代表国务院,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二)今后经济建设的方针
我们对国民经济进行进一步调整,不仅要努力解决大量财政赤字的问题,控制市场物价的上涨,消除潜在着的危险,迅速达到经济全局的稳定,而且要在此基础上,求得国民经济的稳步前进、健康发展。为此目的,就要切实改变长期以来在“左”的思想指导下的一套老的做法,真正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走出一条速度比较实在、经济效益比较好、人民可以得到更多实惠的新路子。
千方百计地提高生产、建设、流通等各个领域的经济效益,这是一个核心问题。建国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发生过几次重大的曲折,但是总的来说,成绩是巨大的。1980年同完成经济恢复的1952年相比,工农业总产值增长8.1倍,国民收入增长4.2倍,工业固定资产增长26倍,全国人民的平均消费水平提高一倍。这些事实充分说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我国经济建设发展的速度是比较快的。同时,从这些事实可以看出,我国32年来国民收入的增长幅度比工农业总产值的增长幅度低得多,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幅度又大大低于国民收入增长的幅度,我国经济建设的效益很不理想,人民生活的改善同人民付出的劳动不相适应。
我国经济建设效益不高,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我国经济文化解放前十分落后,解放后又长期受到国外敌对势力的威胁甚至侵略,因而需要集中财力物力,迅速发展重工业,奠定工业化的基础,增强国防力量。我国长期处于被帝国主义、社会帝国主义封锁的状态,因而在吸取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方面,受到很大的限制。我国人口既多,增长又快,生产发展所增加的社会财富,相当大的部分要用于新增人口的消费,很不利于全体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除了这类客观原因以外,在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上长期存在着“左”的错误,很多方面没有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再加上十年“文化大革命”的破坏,不能不严重地妨碍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妨碍经济建设的发展,妨碍经济效益的提高。过去“左”的指导思想所造成的后果和影响,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消除。直到现在,不少反映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不仅低于经济发达的国家,而且低于我国历史上曾经达到过的水平。当前,我国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企业结构、组织结构、工业布局和经济布局都不很合理,我国的经济管理体制也存在着许多弊病,这些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最大障碍。今后,我们考虑一切经济问题,必须把根本出发点放在提高经济效益上,使我国经济更好地持续发展。
围绕着提高经济效益,走出一条经济建设的新路子,必须认真贯彻执行下列十条方针。这些方针,是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的具体体现,是建国32年来的经验积累,特别是近3年来的经验积累。
一、依靠政策和科学,加快农业的发展。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全面发展农村经济,是保证国民经济全面增长的关键。今后国家对农业的投资虽将逐步增加,但不可能很多。发展农业生产,进行农村建设,仍然主要靠政策,靠科学。
我国社会主义农业早已建立并且巩固起来。广大农民中蕴藏着极大的社会主义积极性,他们一方面要求坚持社会主义农业集体化的道路,坚持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另一方面要求摆脱过去管理体制上的集中过多、生产上的瞎指挥、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和各种不合理负担。近3年来,我们冲破“左”的思想束缚,对农村生产关系作了一些必要的调整,尊重生产队的自主权,实行多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多年来创造的物质技术条件得到更好的利用,农业生产力得到又一次解放。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和总结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坚持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和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公有制长期不变,坚持农业集体经济实行生产责任制长期不变,努力改进和完善各种类型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和农村各项经济政策。
发展农村经济,首先要合理利用现有的耕地,同时一定要把大片的山地和丘陵,广阔的草原,大小江河和星罗棋布的湖泊塘堰,以及海涂海域,都逐步地、合理地、充分地利用起来。过去发展农业,常常把视野局限于现有的耕地和粮食种植业,以致路子越走越窄。今后要强调树立全面发展的观念,动员3亿多农村劳动力,广开生产门路,发展多种经营和家庭副业,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我们的方针是,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在保证粮食生产稳步发展的前提下,使棉油麻丝茶糖菜烟果药杂各项经济作物和其他农副产品得到普遍增长。要巩固和发展商品粮生产基地,继续办好国营农场和农垦事业,努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经济作物的种植,在积极发展中要注意合理布局。城市郊区的农民要以种菜为主,蔬菜的种植面积要切实保证。要大力保护和合理使用现有草原,积极加强草原建设,努力提高载畜量,同时在广大农村发展家畜、家禽等各种养殖业,使我国畜牧业有个大的发展。总之,在祖国的大地上,蕴藏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处处充满无限生机,只要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依靠群众,生聚有方,做到人尽其才,地尽其利,物尽其用,就能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
我国人口多,耕地少,随着人口的增长,这个矛盾将越来越尖锐。十分珍惜每寸土地,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应该是我们的国策。要积极开展农业自然资源的调查,分别制订全国的和省、县的农业区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社、队的土地利用规划,努力实行科学种田。现有耕地中,如黄、淮、海地区的盐碱地,南方的红壤土等,都应该主要依靠当地人民群众的努力,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运用20多年来积累的科研成果,逐步进行综合治理。基本建设即使非占用耕地不可,用地也要严加限制;农村建房要有规划,绝不能乱占滥用耕地。
水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情况如何,不仅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的发展,而且直接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过去我们对这一点重视得很不够。今后要进行充分的研究和宣传,使广大群众和干部了解开发、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节约用水的重要性。我国水资源分布很不均衡,利用得也不充分、不合理。现在有些地方水源十分缺乏,已经严重影响到人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必须同整个国土的整治结合起来,对全国的水资源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勘察,作出合理利用的规划,逐步做到统一管理,大力提倡节约用水,防止水质污染。现有的水利工程必须管好用好,充分发挥效益。
我国森林面积小,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生态平衡的状况越来越差。这个问题,如果再不加以有效的解决,就将犯下影响子孙后代的历史性错误。为了扭转这种局面,现在必须立即行动起来,采取有效措施严禁滥伐,防止森林火灾和病虫害,发动全国人民植树造林。当前植树造林的重点,应该放在广大平原和丘陵地区。燃料紧张的农村,首先着力营造薪炭林。在农村和城市郊区,在沿海和边疆,凡是有条件营造成片林木和果树的地方,都要以生产队、生产大队或公社为单位,组织专业造林队,坚持长年造林。国家林业工作的重点,应该放在保护和扩展现有林业基地,认真抓好迹地更新,发展综合利用,同时在黄河、长江和其他江河的上游大力造林种草,搞好水土保持。国务院已经拟定了《
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提请大会审定后公布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