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关于198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的决议

  市场物价,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社会的安定。保持市场物价的基本稳定,这是各级政府和各个生产部门、各个销售单位的共同责任。现在有些企业和个体商贩随意抬高商品价格和变相涨价,这是危害人民利益的行为,必须坚决采取措施加以纠正。我们要把经济搞活,但不允许以搞活经济为借口坑害国家,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工商行政部门,物价、税收等部门,要履行自己的职责,加强对市场的管理,保护生产者、贩运者和消费者的正当利益。
  (四)关于人才的培养和科学技术的攻关与推广问题
  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把教育和科学定为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战略重点之一。为使这一重大战略决策得到落实,必须从现在起,采取有力措施,加快教育事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198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人数原来安排34.1万人,最近国务院决定增加到36万人,比上年的31.5万人增长14%。这是国家加速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措施。在扩大普通高等学校规模的同时,各部门、各地区要在注重质量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广播电视大学、函授大学、夜大学以及干部进修学院,以扩大培养人才的规模。现有的高等学校要进一步调整科类结构和专业设置,增加专科和短线专业,以更好地符合各项事业发展的需要。目前中等专业学校招生过少,以至高等、中等专业人才比例失调。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必须进一步发展中等专业教育,增加中专招生人数。1983年计划对中等教育和小学教育以及中等教育的结构改革,也都作了适当的安排。
  1983年科学技术方面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六五”计划确定的重点项目,组织实施科技攻关工作,加强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各地区、各部门要在国务院科技领导小组的领导下,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落实技术负责人,并围绕项目把各方面的科学技术力量组织起来,密切配合,加快科学技术攻关和推广应用的进程。同时,要组织科学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参加重点建设项目的经济技术论证工作,参与行业和企业的技术改造,并抓紧编制科学技术长远发展规划。在以上各项工作中,都要实行领导干部、工人和科技人员的三结合,发挥各个方面的作用。
  三、1983年前5个月计划的执行情况和实现全年计划的关键
  1983年已经过去5个月了。从头5个月的情况看,国民经济的形势是好的。夏粮作物,除南方局部地区遭风暴灾害、生产受到影响之外,多数地区长势良好,可望获得好收成。工业总产值1至4月累计比去年同期增长7.6%。能源生产稳定增长,原煤比去年同期增长4.9%,其中统配矿产量增长3.3%;发电量比去年同期增长6%。硫酸、纯碱、烧碱、水泥、平板玻璃等原材料和化肥、手扶拖拉机等农业生产资料的产量,也都比去年同期增长。37种主要轻工业产品中,多数达到计划进度的要求。自行车、表、家用洗衣机、录音机等耐用消费品的产量,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0%到80%以上;呢绒、糖、啤酒等产品的产量,也比去年同期有不同程度的增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比去年同期增长10.8%。国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基本建设投资规模还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1至4月累计,投资额比去年同期增长18.3%,加剧了钢材、木材、水泥供应不足的状况,一些地区出现了重工业增长过快,轻工业受挤的现象。重点建设的投资虽然有所增加,但是资金使用分散的情况仍然相当严重。生产、建设、流通领域的经济效益进步还不大,部分工业产品质量下降、销路不畅,工业企业成本和商品流通费用水平上升,实现利润和上缴利润比去年同期减少。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