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安排好市场供应,保持物价基本稳定。
1984年社会商品购买力同商品可供量在总额上可以大体平衡,关键是力求商品结构尽可能同消费需求的变化相适应。
为了搞好市场供应,商业部门要在生产和消费之间更好地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大力搞好市场调查和预测,根据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帮助生产部门及时调整产品结构,使产品适销对路。当前特别要注意了解和掌握广大农村市场的需求,积极为农村提供越来越多的适合农民需要的消费品和生产资料。要研究继续调整农副产品的购销政策,增强市场调节作用。努力扩大城乡交流,减少流通环节,加速商品流转,改进服务质量。城市在继续办好农贸市场的同时,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办好贸易中心,以促进商品流通。
要继续加强物价管理,把稳定大中城市、工矿区的大宗蔬菜以及定量供应的猪、牛、羊肉和蛋、海水鱼等副食品的销价,作为1984年稳定物价的重点。对集市贸易价格,要进行指导和管理。
(五)进一步对外开放,积极扩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
为了加速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地方、各部门都要按照国家的政策、法令,积极发展对外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特别是在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方面应该把步子迈得更大一些。
要根据促进国内生产建设和提高经济效益的要求,安排好进出口贸易。择优安排那些换汇成本较低、经济效益较好、适应国际市场需要的商品出口,以增加出口收汇。重点保证生产建设急需的原材料和关键技术、设备的进口。
根据国务院最近的决定,在总结经验、大力办好现有经济特区的同时,要进一步开放一批沿海港口城市。对于这些城市,要扩大他们的自主权,比如放宽利用外资建设项目的审批权限,增加外汇使用额度和外汇贷款,让他们有充分的活力去开展对外经济活动。对于前来投资和提供先进技术的外商,要给以优惠待遇,使他们有利可图。这些城市在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时,应该首先抓好老企业的技术改造,多搞一些投资少、周转快、收益好的中小型项目,以便更多更快地积蓄力量支援全国。各经济特区也必须下大力量加强先进技术的引进,经过消化创新向内地转移。
(六)加强智力开发,抓好科学技术研究,加快人才培养。
进一步密切科技工作与经济建设的关系。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考虑世界新技术发展的趋势,编制好全国科技长远发展规划。继续抓好重大科技项目的攻关、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重大成套装备的研制,以及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广泛开展科技协作和技术咨询。从今年起,要着手进行一批重大的工业性试验项目的建设,使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同时,有计划、有步骤地更新提高重点科研单位的研究手段和研究能力,抓好一批重点实验室的改造和测试、试验基地的建设。继续整顿科研机构,改革科技管理体制和阻碍科技进步的规章制度。进一步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更好地发挥科技人员的作用。
1984年计划安排,高等学校招生44.8万人,比上年增加5.7万人,这是建国以来招生人数最多的一年;中等专业学校招生52万人,比上年增加4.2万人。高等学校要继续抓紧科类结构和专业设置的调整,增加急需专业的招生,提高专科的比重。大力办好重点院校和重点学科。积极发展收费走读、择优录用的短期职业大学。高等学校毕业生,应该主要分配到基层和重点建设单位去。继续发展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中等专业学校要增加工科招生的比重,逐步改变高中级技术人才比例失调的状况。进一步搞好中等教育结构的改革,统筹安排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要加快农村普及小学教育的步伐,努力提高适龄儿童的入学率、在校学生的巩固率和毕业班学生的毕业率,特别要支持和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和经济文化落后地区小学教育的普及工作。各类各级学校都要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在对学生进行文化科学教育的同时,大力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思想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