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性预算收入749.57亿元,主要收入项目的安排情况是:(一)经常性预算结余转入446.1亿元,(二)专项建设性收入473.68亿元,其中,征集能源交通重点建设资金收入162亿元,城市维护建设税109.2亿元,固定资金投资方向调节税31亿元,耕地占用税17亿元;(三)其他收入28亿元;(四)生产性企业亏损补贴198.21亿元,已相应冲减收入。建设性预算支出1543.68亿元,占预算总支出的37.5%。主要支出项目的安排情况是:(一)生产性基本建设支出584.57亿元,其中,国内基本建设支出378.32亿元,利用国外借款收入安排的基建拨款206.25亿元;(二)企业挖潜改造资金和新产品试制费179.73亿元;(三)增拨企业流动资金10.18亿元;(四)地质勘探费42.63亿元;(五)支援农业生产支出136.53亿元,其中,农业发展专项资金支出43.88亿元,支援农村生产支出92.65亿元;(六)城市维护建设支出132.1亿元;(七)支援经济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18.19亿元;(八)商业部门简易建筑支出9.7亿元;(九)国内外债务还本付息支出430.05亿元,其中,国内债务还本付息支出346.53亿元,国外借款还本付息支出83.52亿元。建设性预算收入和支出相抵,差额为794.11亿元,这个差额将通过举借债务和借款弥补,其中,国内债务收入380亿元,国外借款收入206.25亿元,向银行借款207.86亿元(即单式预算的硬赤字)。
关于1992年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我们也按照复式预算的编制方法进行了编制,连同国家预算收支表一并印发,这里不再具体报告。需要说明的是,中央财政经常性预算是有结余的,建设性预算尚有差额794.11亿元,也就是国家建设性预算中所列的差额。地方预算是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则,由财政部代编的。按
宪法规定,地方预算应由地方政府根据国家确定的收支指标,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编制,报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批准。
为便于各位代表审议,对今年国家预算草案编制中的有关问题作几点说明:
(一)进一步增加农业、科技、教育等重点投入问题。增加重点投入,是国民经济和各项事业稳步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对重点投入仍然尽力作了安排。今年国家预算用于农业的支出259.98亿元(包括经常性预算和建设性预算中的农业支出),比上年增长7.2%;教育事业费支出452.11亿元,比上年增长11.3%;科学事业费支出53.47亿元,比上年增长7.4%;国防支出370亿元,比上年增长12%。再加上预算内其他支出科目和预算外资金中用于这些方面的开支,今年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投入为566.11亿元,用于教育的投入616.51亿元,用于科技的投入194.51亿元。
(二)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问题。国家财政除继续落实好已经出台的措施外,从今年起,用三年时间分期分批免征国营大中型工业交通企业折旧基金缴纳的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和国家预算调节基金,今年全国免征40亿元;同时,结合扩大税利分流、税后还贷、税后承包的改革试点,用三年时间分期分批地将国营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所得税税率从55%降至33%,今年第一批企业减税额为10亿元。再加上今年增补的企业流动资金,去年和今年出台的措施落实后,全年约可增加企业用于技术改造等方面的财力155亿元,其中60%是由各级财政负担的,其余部分由企业通过提高经济效益自行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