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条例[失效]

  (六)船舶装设的其他防污设备,应符合国家船舶防污结构与设备规范的有关规定。
  现有船舶防污设备达不到上述要求的,应在本条例实施后三年内达到规定的要求。
 第十六条 不足一百五十总吨的油轮和不足四百总吨的非油轮,应设有专用容器,回收残油、废油。该容器应能将残油、废油排入港口接收设备,并应备有本条例第十五条第(三)、(六)项规定的设备。

第四章 船舶油类作业及油污水的排放

 第十七条 船舶进行油类作业,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作业前,必须检查管路、阀门,作好准备工作,堵好甲板排水孔,关好有关通海阀;
  (二)检查油类作业的有关设备,使其处于良好状态;
  (三)对可能发生溢漏的地方,要设置集油容器;
  (四)供油、受油双方商定的联系信号,以受方为主,双方均应切实执行;
  (五)作业中,要有足够人员值班,当班人员要坚守岗位,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掌握作业进度,防止跑油、漏油;
  (六)停止作业时,必须关好有关阀门;
  (七)收解输油软管时,必须事先用盲板将软管封好,或采取其他有效措施,防止软管存油倒流入海;
  (八)油轮应将油类作业情况,准确地记入《油类记录簿》; 非油轮应记入《轮机日志》或值班记录簿。
 第十八条 船舶在进行油类作业的过程中,如发生跑油、漏油事故,应及时采取清除措施,防止扩大油污染,同时向港务监督报告。查明原因后,应写出书面报告,并接受调查处理。
 第十九条 船舶排放污染物,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
  到港船舶的压舱、洗舱、机舱等含油污水,不得任意排放,应由港口油污水处理设施接收处理。港口无接收处理条件船舶含油污水又确需排放时,应事先向港务监督提出书面报告,经批准后,按规定条件和指定区域排放。
 第二十条 按本条例第十九条批准的船舶排放含油污水,必须分别符合以下各项规定:
  (一)一般情况
  1.在批准的区域内;
  2.在航行中,瞬时排放率不大于六十公升/海里;
  3.污水的含油量不大于十五毫克/升;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