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终端接收站点技术方案》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终端接收站点技术方案》的通知
(教基厅[2005]7号)


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为保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顺利实施,并能与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终端接收站点在技术上相兼容,特制定《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终端接收站点技术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教育部办公厅
二○○五年四月六日

  附件: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终端接收站点技术方案
(二○○五年四月七日)

  为保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工程的顺利实施,并能与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终端接收站点在技术上相兼容, 制定本方案。此方案为最低技术要求,各地可本着够用、适用和好用的原则,根据实际情况可做必要调整。
  一、设计原则
  终端站点设计遵循以下原则:
  1. 稳定性
  应选择成熟的产品和集成方案。设备对供电、通信和气候等外部条件应有良好的适应性。
  2. 实用性
  以满足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基本需求为主,综合考虑经济、维护和管理等因素,将技术的先进性与实用性相结合,避免片面追求高性能、多功能。
  3. 易用性
  为了便于农村中小学使用,应优先选择界面友好,操作简单的产品和计算机软件。
  4. 开放性
  鉴于专用频道播出节目采用不收费、不加密方式播出,接收系统不必配备条件接收模块(CA);设备选用要符合国家有关政策和规定,技术上要与通用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及行业规范相一致,并通过有关部门的检测认证,以便不同厂商的设备和资源能在平台上互联互通;既要为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服务,又要能支持中小学服务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等多种农村教育活动的需求。
  5. 可扩展性
  考虑到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今后需求的不断提高,以及各地教育、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差异性与不平衡特点,系统应有可扩展、可升级的能力。
  6. 安全性
  所有设备和线路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安全标准,有防漏电、防雷击、接地等环境保障措施;建立必要的管理制度,保障网络信息和设备的安全,有防病毒、防不良信息等功能;保证教育资源有效存储和合理使用。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