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部分设备技术要求
终端接收站点设备的详细的功能要求、技术规格和测试指标由试点工作的有关招标文本规定。
1. Ku频段天线
推荐使用口径为1.2米的Ku频段天线,边远地区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口径大于1.2米的Ku频段天线。其天线材料和制作工艺应保证结构牢固,曲面成型准确、稳定、不变形,并有防锈蚀措施,适合农村环境长期使用。
钢、铝天线面板材厚度≥1.2mm;
玻璃钢天线应在-40℃~60℃条件下不起泡、不断裂、不变形。
2. 电视机
终端接收站点所需电视机必须符合“GB /T10239-2003彩色电视广播接收机通用规范”和“GB/T12503-1995彩色电视广播接收机基本参数及技术要求”,并经指定检测机构检验合格。
3. 卫星信号接收与处理单元
终端接收站点模式二和模式三所需卫星天线、高频头、功分器、数字卫星接收机、卫星数据接收卡等接收设备,应符合“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技术规范”。
终端接收站点模式三所需的卫星数据接收设备必须提供有效、便捷的卫星资源在网络教室应用(流媒体节目收看、信息节目访问和IP课件使用)的解决方案,具体实现方式不限。
终端接收站点模式二和模式三中互联网接入单元必须提供有效、便捷、符合国家信息安全与网络管理法规的解决方案,具体实现方式不限。
4. 打印服务
终端接收站点模式三的打印机应配置为共享打印机。
5. 关于避雷、配电和消防
避雷装置、不间断电源和灭火器为所有模式二和模式三终端接收站点的必要组成部分。
终端接收站点所需UPS的交流输入电压应在170-260之间,对关键设备的供电时间应大于10分钟,并具有初步的稳压、浪涌保护、 过载保护、低压保护和报警等功能。
若卫星天线位于有效避雷设施保护范围内,并经县级以上防雷主管部门许可,模式二和模式三的项目学校可不必另行安装避雷设施。
避雷针和避雷器应为通过国家权威部门检测、有保险公司承保的产品。
6. 计算机及其配置
终端接收站点计算机(服务器和PC计算机)必须具有有效的、易学易用的系统恢复功能,实现方式不限。
关于计算机中央处理器(CPU)的性能对比,可参考中国软件测试中心《CPU性能研究专题测试报告摘要》(报告号:ZT280501046)和《CPU性能研究专题测试报告》(报告号:ZT280501045)及其后续报告。计算机主板应采用与CPU对应的主流芯片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