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需要说明一下的是,在这次修订的《工作条例》中,提到。图书馆是“学校图书资料情报中心”,这是考虑到图书资料与情报的密切联系,考虑到现代化图书情报工作的要求,从发展方向上说的。有些院校图书馆,一时还做不到。由于情报工作管理体制比较复杂,各校的做法看法也不一致,我们还缺乏经验,因此,对目前存在的不同的情报工作组织形式,没有必要做“一刀切”的规定。各校领导可以根据本校实际情况,从有利加强和统一协调情报工作出发,作出妥善安排。
第三,积极开展馆际协作,实行资源共享
任何一个图书馆要想独立解决本单位本系统的全部情报资料需求,都是很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必须开展馆际协作,实行资源共享,才能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各省,市、自治区教育部门应组织本地高校图书馆成立协作组织,开展馆际协作活动,如干部培训,调拔图书,藏书建设分工,馆际互借等。同时,要积极参加和促进本地区的协作。
第四,逐步实行图书情报工作手段的现代化
采用先进技术和现代化设备是实现图书情报工作现代化的必要条件,这个总的方向是明确的。但必须从我国实际出发,根据需要与可能,制定规划,逐步实行。首先应尽快配备复印机、照相设备,缩微阅读机等,其次,较大的图书馆要积极研究设置运书车,传送带等工具,以提高劳动效率,降低劳动强度。至于计算机在图书馆的应用,当前首先应在有条件的图书馆积极进行试验,培训干部。
高校图书馆为教学科研服务、为读者服务的途径是十分宽广的,我们相信广大的图书馆工作者。一定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克服各种困难,为发展高等教育事业做出积极的贡献。
三、建设一支又红又专的图书馆专业队伍.
为了完成高校图书馆日益繁重的任务,我们必须有计划地建设一支有足够数量的又红又专的图书馆专业干部队伍,这不只是当前的紧迫需要,而且是一项具有战略性的任务,一定要认真对待。
我们高校图书馆专业干部队伍,五十年代只有三千多人,今天已发展到一万七千多人。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许多同志长期在图书馆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不为名利,辛勤劳动,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做出了可贵的贡献。他们应当和人民教师一样受到人们的尊敬。
但是,这支队伍远远不能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长期以来,我国图书馆教育事业发展缓慢,受专业教育培养的人数过少。这支队伍的建设也长期没有明确的规格要求,没有相应的计划管理,不是经过各种途径的专业化训练,有计划地组建起来的,很不整齐。十年动乱,又大大加重了队伍的这种落后状态,一些地方甚至巳发生了人员危机,由于没有必要的人员,使部分工作处于停顿状态,更谈不上开展新的工作,提高服务质量,进而建设现代化的图书馆了。人员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图书馆工作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我们一定要下决心从现在开始把这个问题系统地抓起来,持续地抓下去。
首先必须明确,高校图书馆的业务干部是一支专业队伍,是学校教学科研队伍的一部分。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应当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求名利的思想,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应当有较广博的基础文化知识,受过一定的专业训练,应有高中毕业以上的文化程度。在组建这支队伍时要特别注意各种专业人才(包括图书馆学、情报学、外语、古汉语及其他专业)和高、中、初级人员的合理搭配。高校图书馆的工作既有脑力劳动又有体力劳动,而且劳动强度比较大,必须有健康的体魄。我们要按照上述要求来组织、配备和培训图书馆的干部队伍。
这次草拟的工作条例提了一个人员编制的比例数字,由于这方面缺少经验,各校情况差别也很大,所以这只能是个供研究参考的数字,各校可根据读者人数、藏书册数、每年进书量,并参照学校性质、系科设置、教学科研任务的轻重、校舍和馆舍集中分散等不同情况,研究确定图书馆的编制。考虑到图书馆的任务日趋繁重,而原有队伍基础十分薄弱,年老体弱人员所占比例很大,在职干部培训急待加强等因素,各校领导和人事部门在近几年内。确定图书馆人员编制时,可适当放宽。图书馆则应注意加强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当前,更为重要的是要经过调整充实,提高干部队伍的质量。这就必须切实解决图书馆专业干部的来源。我们认为可以采取下列措施以应急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