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图书资料工作的意见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图书资料工作的意见
((78)教高字754号 1978年8月12日)


  图书资料是高等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基本条件之一。加强图书馆、资料室的建设,搞好图书资料的搜集、整理、管理和借阅,是高等学校一项重要的工作。

  建国以来,高等学校图书资料工作,有了很大的发展,为搞好教学和科学研究,培养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专门人才,作出了贡献,成绩是主要的。但是,由于林彪、“四人帮”疯狂推行法西斯文化专制主义和禁锢政策,任意封存、销毁图书资料,砍削、中断外文书刊的进口,打乱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打击迫害图书资料工作者,拆散专业队伍,使高等学校图书资料工作遭受极大破坏,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后果。

  粉碎“四人帮”以后,高等学校广大图书资料工作者,以揭批“四人帮”为纲,在整顿图书资料工作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当前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1.出借的图书资料数量少,不能满足需要。由于图书管理、借阅的界限不清,应当开放的图书资料(特别是社会科学方面的书刊)没有开放;已开放的图书,由于丢失、损坏和加工整理工作跟不上,流通数量较少;新出版的图书,由于原来的供应办法被打乱,得不到充分供应;再加上近年来高等学校的基建投资很少,不少图书馆未能扩建,书库饱和,书架超载,大量图书无法上架,图书供不应求,教学和科研受到严重影响。

  2.很多藏书保管不善。有的学校把大量图书堆藏在漏雨、潮湿、闷热的地方,不少图书甚至珍贵的图书遭到虫蛀鼠咬,正在或已经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3.开馆时间短,借还图书耗时多。有的图书馆每周只对学生开放三个下午,借还一次图书要一、两个小时。多数图书馆只能做到采购、编目、借书等工作,其他如图书资料的咨询、编译、整理、复制、推荐等工作基本没有开展,不能很好地为教学和科研服务。

  4.许多图书馆阅览室及座位数量少,桌椅、灯光、卫生条件过差,影响师生学习和健康。

  此外,还有一些问题:图书资料工作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经费、劳动指标、干部配备、物资供应,没有切实的保证;采购图书工作中有一定的盲目性,有的图书复本量过多;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没有很好落实,图书资料工作人员的革命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图书资料工作者队伍严重青黄不接,老弱病残者多,一部分新参加工作的年青同志文化水平较低、缺乏专业训练,服务质量不高。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