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简化图书借阅手续,方便读者。应允许教学、科研人员进入专业阅览室的辅助书库查找资料。
要大力加强工作人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效率,努力做好图书情报资料的搜集、整理、编译、复制、推荐和咨询工作,为教学和研究服务。
五、要加强图书(特别是善本、珍本、孤本)、资料的保管、维护工作。必须迅速采取措施,配图和培养必要的裱装、修补人员和设备,加强图书保护的研究,切实做好图书资料的防火、防潮、防蛀、防鼠、防尘、消毒和修补工作。对馆藏书刊应保持完整,不得做涂、改、贴、剪、撕等技术处理。
要教育师生爱护图书资料,与任意丢失、涂抹、损坏、剪撕书页等不良现象作坚决斗争。要实行严格的赔偿、惩处制度。
六、加强图书资料工作队伍的建设。高等学校必须有一支思想好、业务强的图书资料工作队伍,坚决改变把图书馆、资料室当作安置闲杂人员的“收容所”的做法.要进一些落实党的干部政策和知识分子政策,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革命积极性。无故调离的专业人员要迅速归队。要加强青年工作人员的文化学习和业务训练。全国重点高等学校图书馆,争取在八年内,使工作人员中具有图书馆专业知识,掌握外文和古文以及具有文理科专业知识的大学水平的人员,达到总人数的百分之五十以上。要建立图书资料工作人员的职称,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根据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可按图书(资料)管理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评定职称。适合教学工作的,也可按教师的职称晋升。要建立岗位责任制,严格考勤制度,鼓励图书资料工作者热爱本职工作,刻苦钻研业务,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对工作认真、成绩卓著的工作人员,要给予表扬、鼓励或破格提升。
七、要积极贯彻勤俭办学方针,改善图书馆的条件。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要有计划地新建和扩建一批图书馆、资料室,增加图书经费,保证物资供应。应该把扩(改)建图书馆、资料室做为重点项目,列入基本建设计划。各校要挖掘潜力,争取在二至三年内,将积压的图书全部整理加工、上架流通。
各校的图书资料经费,应纳入各校的年度经费预算,妥善加以安排。
学校后勤部门要积极做好图书馆、资料室的房屋、设备的维修和家具器材的添置工作。要大力改善阅览室、工作室的灯光、通风、防寒、降暑的条件。要配备必要的工勤人员,搞好环境卫生,创造条件,逐步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切实解决图书资料工作人员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