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加强对两批已启动教材的研究与编写工作的协调和管理,启动第三批教材研究与编写工作。继续做好高等学校社科系统“三项学习教育”的培训工作。
6.继续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全面推广基于网络和计算机系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切实做好改革示范点项目建设工作;针对四套英语教学软件系统,大力加强师资培训工作;组织开展大学英语第三批扩展项目的立项工作;继续推进四、六级考试改革,做好四、六级考试管理工作。
7.完成年度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在前三年的基础上,进一步规划精品课程的学科结构和布局结构,检查已评选精品课程的网上运行与使用情况,完善相应的管理办法,继续做好2006年350门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
8.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启动“高水平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研究制定遴选指标体系,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和信息平台,遴选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进行重点建设。进行“双证书”试点,加快实训基地建设,加强师资培训,启动精品专业建设项目,积极探索两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
9.稳步推进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的整体改革与创新。进一步加强网络教育政策法规体系的建设,逐步完善网络教育管理的政策与措施。加大推进优质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共享和向西部、农村和部队输送的工作力度,促进网络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推进“数字化学习港与终身学习社会的建设与示范”教学改革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实施和网络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积极推进继续教育资源整合和统筹管理,探索新形势下继续教育的办学体制、人才培养模式、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规范继续教育专业设置与管理,加强继续教育教学工作的研究和质量监管。
10.加强对口支援西部高校工作。继续推进对口支援工作,执行对口支援扩展计划,加强对口支援的管理、内涵建设和研究工作。
11.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管理工作。组织进行对1999年颁布的《
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规定》的修订工作;完成新一届学科发展与专业设置专家委员会的换届工作;加强对目录内、目录外专业的论证研究;完成2006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专业的备案和审批工作;进一步加强对高职高专专业的指导工作。
12.加强教学评估,继续推进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13.召开全国医学教育工作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