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义务教育学校的中级及以上职务教师比例,城乡间、地区间差距较大
2004年,全国农村小学高级教师的比例为35.9%,农村初中一级及以上职务教师的比例为32.3%,分别比城市低8.9和14.5个百分点。
2004年,小学高级教师的比例东部地区为43.9%、中部地区为41.0%、西部地区仅为32.3%,东、西部地区相差12个百分点;初中一级及以上职务教师的比例东部地区为44.2%、中部地区为41.4%、西部地区仅为32.6%,东、西部地区相差12个百分点。
根据国家教育督导团的专项督导检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除上述问题外,还存在一些问题。目前一部分地区农村学校教师不足、有编不补;城镇学校大班额现象严重,校际之间优质教育资源不均衡问题比较突出。2004年,西部地区有超过20%县的农村小学生师比超过25,中西部地区有将近20%县的农村初中生师比超过22,专任教师数量不足。另外,全国中小学有代课人员49.9万人,其中73.5%集中在农村。全国初中50%以上的班为大班,其中20%以上的班为超大班,中部地区少数省初中有45%以上是超大班。
二、省域内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状况
本部分主要反映2000年到2004年省域内城乡之间、县际之间义务教育公共资源配置状况(2005年大部分地区加大投入,注重解决薄弱环节,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但因2005年有关教育统计尚未结束,故本报告未能反映各地的最新进展。)
(一)主要进展
2000年以来,各省义务教育生均预算内事业费、生均校舍建筑面积、教师学历合格率的城乡差距①、县际差距②明显缩小。
1、生均预算内事业费差距缩小
近年来,各级政府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拖欠问题基本解决,义务教育生均预算内事业费的城乡差距与县际差距逐年缩小,小学尤为明显。
(1)城乡间
小学:2000至2004年,有29个省小学生均预算内事业费的城乡差距缩小,其中有一半的省较为明显,山东、湖北、吉林和内蒙古缩小幅度高出全国1倍。
2004年,小学生均预算内事业费的城乡差距较小,各地平均为1.2:1。城乡差距较小(城乡之比低于各地平均水平,下同)且农村生均水平在本地区较高的省,东部地区有北京、辽宁和浙江;中部地区有吉林和黑龙江,西部地区有内蒙、青海和云南,这8省的城乡差距均在1.1:1以下。
初中:2000年至2004年,有29个省初中生均预算内事业费的城乡差距呈缩小态势,其中安徽、内蒙古和甘肃3省在全国的缩小幅度较大,为同期全国平均缩小幅度的2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