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

  其病机比较复杂、常由湿热病邪蕴结不解、日久伤及脏腑和气血,导致衰退性变化和失调性变化。衰退性变化可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和阴阳两虚、气血两虚等不同。失调性变化则多为气血失调(如肝郁气滞、气滞血瘀)、脾胃不和、心肾不交等。
  慢性肝炎治疗原则应去邪、补虚、调理阴阳气血三结合,辨证时应分析邪之性质、虚在何脏以及阴阳气血失调的程度,从整体出发制订治疗方案。对于具体病例由于病机的矛盾主次不同、临床表现有所偏重,可分为不同临床型:
  1.湿热未尽:可参照急性肝炎治疗。
  2.肝郁脾虚:治宜舒肝健脾法,以消遥散加减。
  3.肝肾阴虚:治宜滋补肝肾法,以一贯煎加减。
  4.脾肾阳虚:治宜温补脾肾法,以补中益气汤合肾气丸加减。
  5.气阴两虚:治宜气阴两补法,以人参养荣汤加减。
  6.气滞血瘀:治宜调气养血活血化瘀法,以鳖甲煎丸加减。
  在临床具体运用时要注意上述型别之间的联系、转化和相兼,不要忽视慢性肝炎总的病机和治则。
  慢性肝炎在上述从病机着手辩证论治的基础上,若能结合现代医学的变化用药,当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1.对于以谷丙转氨酶增高为主的病例,偏于湿热重者可选用垂盆草制剂,偏于肝肾虚者可选用五味子制剂,还可用肝炎灵注射液。当酶值降至正常后,应逐步减量,继续治疗2—3个月后停药,不可骤停,以免反跳。
  2.若为浊絮异常者,可适当选用当归丸、乌鸡白凤丸、河车大造丸等。
  3.对于乙型肝炎、HBsAg阳性者,可着重从解毒、补肾治则入手。
  4.对于慢性活动性肝炎,应重视益气、养血、凉血、活血治则的应用。
  5.对于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者可选用健脾、益气、补肾等扶正培本的中药。
  6.对于免疫球蛋白明显增高、体液免疫功能亢进,或有自身免疫现象,以及免疫复合物检测阳性的病例应重视凉血活血治则的应用。
  7.对于伴有血脂增高者可选用清肝利胆、化痰消积的中药如金钱草、草决明、山楂、泽泻等。
 (三)重型肝炎:
  颇似“急黄”(也称“瘟黄”)。若见湿热毒盛、弥漫三焦者,治宜重剂清热解毒,以黄连解毒汤或清瘟败毒饮加减。若见湿热伤营入血,迫血妄行者,治宜清营凉血化瘀法,以清营汤含犀角地黄汤加减。若见瘟邪逆传,蒙蔽心包昏迷不醒者,治宜清宫开窍法,以安宫牛黄丸加减。若见气虚血脱、阴阳离绝,当用大剂独参汤或生脉散。

病毒性肝炎的治愈标准

 (一)急性肝炎:
  1.临床治愈标准:
  临床治愈应具备以下各条件:
  ①隔离期满(乙型肝炎不作此要求);
  ②主要症状消失;
  ③肝脾恢复正常或明显回缩,肝区无明显压痛或叩痛;
  ④肝功能检查恢复正常。
  2.基本治愈标准:临床治愈各项经随诊半年无异常改变者,乙型肝炎病人不要求HBsAg转阴。
  3.治愈标准: 临床治愈标准各项随诊一年无异常改变者。乙型肝炎病人要求HBsAg转阴。
 (二)慢性迁延性肝炎的治愈标准:
  除隔离期一项外同急性肝炎。
 (三)慢性活动性肝炎的治愈标准:
  1.好转标准:
  ①主要症状消失;
  ②肝脾肿大稳定不变,且无明显压痛及叩痛;
  ③肝功能检查正常或轻微异常。
  2.基本治愈标准:
  ①自觉症状消失;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