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分层次有重点地开展农业科技工作。从基础较好大学的优势学科中组织一支精干队伍,开展农业基础性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以期在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中起带头作用;一般院校和大多数学科点,主要结合生产需要,进行应用研究、技术开发、技术服务和成果推广工作。
“九五”期间,一方面要广泛组织力量,积极参与国内外现有先进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和成果转化工作,为实现农业发展第二步战略目标服务;另一方面要集中部分优势力量,抓好一批对农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关键性、超前性、战略性、综合性科技问题研究,为下一个世纪发展打下良好基础。要认真做好科技规划和计划工作,在生物工程、动植物育种技术、栽培技术、养殖技术、饲料技术、加工技术、病虫害防治、农业生态环境、资源高效综合利用、抗旱农业技术、中低产区域开发和生物多样性研究、可持续农业等领域,精选和组织一批有一定基础、攻克后影响重大的科技项目,争取纳入各级政府科技计划予以实施,力争取得重大突破。
要加强农业科技基地建设。在继续办好已建的各类实验室和“中心”的同时,要争取政府和有关方面支持,“九五”期间再建立一批国家、部门和地区级科技基地。主要是在那些有优势的重要学科领域,建设若干侧重基础性研究的重点实验室;在那些关键性、综合性技术领域,建设一批侧重开发与转化工作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或技术开发中心;在有条件的地区,建立几个旨在综合利用各种先进技术、较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产量、质量和在推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中起示范作用的试验基地。
五、大力加强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
实现农业发展第二步战略目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现有先进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和已有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依靠科技促使我国农业保持长期稳定持续地发展,关键也在于能否及时有效地把最新成果转变为现实生产力。无论从当前或长远发展考虑,都必须十分强调加强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应用,并作为一项重要指导方针坚持下去。然而,在目前情况下,这类成果的用户大多是科技文化素质较低和不富裕的个体农户,从研究者到应用者之间的技术落差过大,资金问题也较难解决。面对我国如此广阔的农村天地和用户的实际情况,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既要大力加强而又十分艰巨。这就要采取一些扶持政策和特殊举措。
教育系统要利用自身有利条件,为国家排忧解难贡献一份力量。在本系统内部,要以高等学校特别是农业类院校为主要技术源头,以广大农村各类学校特别是农业专科学校和职业学校为主要推广队伍,与全国其他农村技术推广系统紧密配合,将农业科技成果孵化并扩散到广大用户,形成有效的开发与推广应用体系。“九五”期间,要从高等学校现有科技成果中精选一批作为重点推广项目,争取多方支持,精心组织推广应用。到本世纪末,要形成一定规模推广面,并取得较大经济社会效益。
试验示范,典型引路,逐步辐射,是推广农业先进技术的一种有效途径。近几年来,一些农业院校建立了若干试验、示范点,取得了明显成效,要认真总结经验,继续推行。“九五”期间,各地教育主管部门,要在当地政府领导和支持下,加强与农业、科技部门合作,结合“燎原计划”、“星火计划”、“丰收计划”和重要攻关项目实施,抓好若干个综合利用各种先进实用技术的科技示范县(乡)和扶贫县(乡);继续选派一批有真才实学的得力科技人才,定期担任科技副县长或其他科技要职,为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实效。农业类院校都应创造条件,逐步建立并办好一两个卓有成效的试验、示范基地。为促进农村实用科学技术推广,国家教委决定实施“燎原计划百千万工程”,要在上千个乡、上万个村开展百项农业实用技术宣传、教育、推广活动,并通过该工程,推动形成一支当地的农技骨干队伍。各地应予重视与支持,积极做好试点和实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