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国家计委、国务院生产办、能源部关于印发《小型节能热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技术规定》的通知

  5.9.2 厂用电及直流系统。
  5.9.3 主设备选型及布置。
  5.10 热力控制
  5.10.1 拟采用的主要控制方式。
  5.10.2 控制水平。
  5.10.3 设备选型。
  5.11 土建部分
  5.11.1 地基处理及基础选型。
  5.11.2 主厂房及主要建(构)筑物结构选型。防震措施及主厂房体积。
  5.11.3 烟囱高度、出口直径、材质。
  6、环境保护
  按国家颁发的《环保法》,原水利电力部颁发的“火力发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及“火力发电厂环境影响报告编制原则和内容深度规定”,经环境保护部门同意,可填写“环境影响报告表”。只有在必要时才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报环保部门审批。
  6.1 环境现状
  6.1.1 说明当地气象特点,气候特征、和逆温特征等。
  6.1.2 说明水源地名称、流量、流向、泥沙量、水温、水质、水生物等状况、噪声状况和大气本底状况。
  6.1.3 说明目前分散供热时,环境污染现状。
  6.2 环境影响评价
  6.2.1 说明热电厂(站)建成投产后排出的“三废”对周围大气、地表、地下水和土壤等环境质量的影响范围和程度。
  6.2.2 说明不同装机方案的粉尘,二氧化硫绝对排放量、一次最大落地浓度、烟囱高度和最大落地浓度点距离等,与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相比是否符合要求。
  6.2.3 说明不同装机方案的噪声对周围生活居住区的影响范围和程度。
  6.2.4 说明热电联产集中供热较分散供热时对环境质量的改善程度。
  6.3 治理情况
  6.3.1 灰渣治理
  (1)贮灰场堆放
  (2)灰渣综合利用
  6.3.2 大气污染治理
  (1)说明选用除尘器型式、效率
  (2)说明减少SO2排放情况
  (3)高烟囱
  6.3.3 废水排放治理
  分别说明对冲灰渣废水、循环冷却水、各种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酸碱废水的治理,并说明是否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6.3.4 噪音的防治采用消音器和噪音罩以及主厂房和控制室的防噪音设计等。
  6.3.5 厂区绿化
  6.3.6 治理费用(按环保部门要求列出分项及总费用)
  7、消防、劳动安全及工业卫生
  7.1 消防
  7.1.1 简述本工程与城市、农村以及邻近企业的关系。热电厂(站)厂区、生活福利区的配置。
  7.1.2 说明消防设计的范围和界限,与当地消防站的关系。
  7.1.3 消防设计主要原则
  说明执行有关消防设计规范的情况,总体规划如何贯彻“预防为主,消防结合”的方针,对重要和容易发生火灾的部分建立了哪些主要消防设施。
  7.1.4 消防车的配置
  7.1.5 消防车道
  根据消防要求和有关规定,应简述消防车道的布置情况及设计标准。
  7.1.6 输煤系统(含煤场)的消防措施。
  7.1.7 燃烧系统的消防措施。
  7.1.8 油系统的消防措施。
  7.1.9 消防给水系统
  说明消防给水系统,消防用水量和水压计算和消防给水设备选择。
  7.1.10 油库泡沫消防系统
  说明油库类型。容量和数量。
  说明泡沫消防系统简化和设备选择。
  7.1.11 火灾报警系统
  说明火灾报警方式。
  说明气体自动消防系统的控制方式。
  说明水(泡沫)自动消防系统的控制方式。
  说明干式消防系统。
  7.2 劳动安全及工业卫生
  7.2.1 简述生产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以及造成危害的因素,根据《工厂安全卫生规程》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等国家有关规定的要求,设计中已经考虑了哪些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的问题。
  7.2.2 建(构)筑物防火设计原则
  7.2.3 全厂消防及报警设施
  7.2.4 输煤、除灰系统的防尘设计。
  7.2.5 化学建筑的防毒,防腐蚀措施。
  7.2.6 主要建筑物的采暖方式。
  7.2.7 主厂房辅助厂房和各控制室的通风
  7.2.8 说明厂区环境的噪声防治措施。
  建筑物的隔声、消声、吸声等措施。
  说明设备噪声的防治措施。
  7.2.9 根据生产特点,实际需要和使用方便的原则、说明设置各类生产卫生用室。医疗卫生室。浴室、更衣室、休息室、卫生间和女工保健室。
  8、生产组织和定员
  8.1 根据热电厂(站)供热特点确定生产组织和劳动定员。
  8.2 老厂扩建供热机组和凝汽机改供热机组时,人员适当增加的情况。
  8.3 热电厂(站)和热电车间均为独立经济核算单位,应考虑必要的管理人员情况。
  9、工程实施条件和进度
  9.1 实施条件
  对施工场地、大件运输、施工及吊装机具、施工用水、电、汽、通讯及生活区的安排提出规划和措施。
  9.2 实施进度
  列出实施进度表。内容包括:设计、土建、安装、热力网、调试、投产。
  10、热力网
  当热力网投资超过700万元时,需另行编制“热力网可行性研究报告”,单独出版。其内容深度尚应在下述内容之前,论述本文件的1、2部分。当投资较少时,可依下述内容,做为一章编写。
  10.1 供热介质参数的确定
  10.1.1 介绍各热用户对供热参数的要求。热介质及参数的选择。
  10.1.2 对供工业热负荷和民用采暖热负荷的工程,应论述采暖供热介质的技术经济比较情况。
  10.1.3 对生活热水负荷,应论述全年的热水供应方式。
  10.2 管网走向及敷设方式
  10.2.1 说明管网布局符合热力规划的要求。考虑近、远期相结合、进行多方案比较和优化的情况。介绍是否已征得市规划部门的同意。是否已考虑与其他热源联网。
  10.2.2 说明主要干线、支线走向支线分布情况与敷设方式。是否已征得市规划部门的同意。
  10.2.3 说明本期最大供热半径和最远用户的供热距离。
  10.2.4 说明采用各种敷设方式的理由及优缺点。如果用直埋敷设应说明选用的直埋管理型式。
  10.2.5 说明热力网跨越主要河流、铁路、公路的方式及技术经济比较。
  10.2.6 说明热力网管线的热补偿方式和选用的理由。
  10.3 连接方式
  10.3.1 热力网与热用户的连接方式,确定的理由,技术经济比较结果。
  10.3.2 新建热力站的数量,供热规模、连接方式。
  10.3.3 利用旧锅炉房及其他建筑改造成热力站的数量,供热规模,连接方式。
  10.4 调节调度及控制方式。
  10.4.1 说明蒸汽网的调节。
  10.4.2 说明热水网的调节,调度及控制方式。
  10.4.3 说明热水网静压线确定的依据。静压线数值及定压补水方式。
  说明凝结水管水压图的确定。
  10.5 水力计算
  10.5.1 说明本热力网工程确定的设计热负荷。当尖峰热负荷由其他热源承担时,说明本热源的热力网工程承担的设计热负荷。
  10.5.2 列出汽网,水网水力计算的基本数据。计算结果表及计算图。
  对汽网还应进行夏季最小热负荷的验算。
  10.5.3 说明各管段计算结果是否已满足用户要求。
  10.6 凝结水回收
  1.6.01 说明各用户凝结水回收的数量和质量。
  10.6.2 说明某些用户暂时不能回水,但土建结构已预留装凝结水管的位置。
  10.7 保温防腐
  10.7.1 说明管道保温材料,保温结构及保护层的材料与结构。
  10.7.2 说明管道防腐措施。
  10.8 土建
  10.8.1 说明各种敷设方式的土建结构。
  10.8.2 说明跨越河流、铁路、公路的方案和存在问题。
  10.9 生产组织和定员
  10.9.1 说明本工程热力网运行管理机构的体制,是否单独组建热力公司还是由热电厂(站)统一管理。
  10.9.2 说明运行、检修和管理人员配备。
  10.9.3 说明各热力站与中继泵站的管理和人员配备。
  10.10 工程实施计划热力网应与热电厂(站)施工与投产进度相协调,应说明同时投产的时间。
  10.11 投资估算
  详见:附件三
  10.12 结论及存在问题
  10.12.1 列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热力用户总数(工业)户
  最大供热量(采暖期与非采暖期)GJ/h Gcal/h
  平均供热量      (″″) ″ ″
  最小供热量      (″″) ″ ″
  最大供热半径     KM
  民用采暖面积     ×10000平方米
  供回水温度      ℃/℃
  最大供热距离     蒸汽 km
             热水 km
  管道平均压降     蒸汽 kgf/cm2/km
             热水 ″
  总投资 万元
  平均单位投资     万元/km 万元/GJ
             (万元/GcaI)
  热负荷密度      工业 GJ/k平方米
  (GcaI/km2)
             民用 GJ/k平方米)
  (GcaI/k平方米)
  10.12.2 提出结论意见和存在问题及建议。
  11、投资估算及经济效益分析
  详见:附件三和四。
  年节约标煤量和节约吨标煤净投资二项,应列出计算式和原始数据详细计算。
  12、结论
  12.1 综合上述各章所研究的问题,提出主要结论意见及总的评价、存在问题和建议。
  12.2 列出综合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项目有:
  1、总投资       万元
    其中热电厂(站)  万元
      送变电     万元
      热力网     万元
  2、工程单位造价
    热电厂(站)    元/kW
    全部工程      元/kW
  3、热力网单位造价
    汽网        万元/kM(管线长度)
    水网        ″ (″)
  4、年供电量      1000kW·h
  5、年供热量      GJ(Gcal)
  6、占地面积      ×10000平方米
    其中:厂区     ×10000平方米
       灰场     ×10000平方米
  7、全厂热效率     %
  8、标准煤耗率
年平均供热标准煤耗率    kg/GJ(kg/Gcal)
  ″供电标准煤耗率    g/KW·h
  ″发电标准煤耗率    g/KW·h
  9、厂用电率
  发电厂用电率      %
  供热厂用电率      kW·h/GJ
  10、全厂定员人数   人(其中新增人)
  11、单位成本
     发电       元/1000kW·h
     供热         元/GJ(元/GcaL)
  12、销售价格
     电        元/1000kW/·h
     热           元/GJ(元/GcaL)
  13、年净利润     万元
  14、投资回收年限    年
  15、贷款偿还年限   年
     节能贷款偿还年限 年
     其他贷款偿还年限 年
  16、内部收益率    %
  17、投资税利率    %
  18、资金利润率    %
  19、年节约标准煤量  10000t
  20、年节约吨标煤净投资 元/t
  图纸目录:
  1、城市供热规划图(应标明各热源位置、供热半径、供热范围)。
  2、厂址地理位置图(包括灰场、灰管线、水源地和变电站位置)。
  3、地区电力系统地理结线图。
  4、厂区总平面布置图。
  5、水温和年采暖热负荷曲线图。
  6、热负荷曲线及负荷分配图(全年工业与民用热负荷延续和各机组承担的热负荷分配)。
  7、原则性燃烧系统图。
  8、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9、主厂房平面布置图(零米及运转层)。
  10、主厂房横断面图。
  11、原则性电气主结线图。
  12、原则性水处理系统图。
  13、原则性输煤系统图。
  14、原则性除灰系统图。
  15、原则性供水系统图。
  16、热力网管线布置图(应标明管径、长度、流量和跨越河流、铁路、公路)
  17、热水网水压图。(应标明静压线建设物和地形标高)
  18、其他必要的图纸(如特殊的取水口、灰坝等)。
  文件目录:
  1、上级主管部门对项目建议书的批复文件。
  2、当地规划局对热电厂厂址、灰场和水源设施位置的同意文件。
  3、当地规划局对热力管网灰管线走向、占地敷设方式的同意文件。
  4、当地土地管理部门对热电厂占地的同意文件。
  5、当地电力部门对热电厂接入系统的书面意见(应明确出线电压等级及回路数)
  6、铁路主管部门对铁路专用线接轨的同意文件。或航运部门对建设煤码头的同意文件。
  7、铁路或航运部门对增加运煤量的同意文件。
  8、煤矿同意供煤的文件。
  9、当地计委或煤建公司对热电厂用煤的文件。
  10、当地计委对热电厂投产后原分散供热煤指标拨给热电厂的文件。
  11、公路或水路运输部门同意承担热电厂燃煤运输的协议。
  12、当地有关部门对综合利用电厂灰渣的文件。
  13、当地砖瓦厂对同意使用电厂渣制砖的协议
  14、当地水利部门对电厂用水的同意文件。
  15、当地自来水公司对电厂用水的同意文件。
  16、当地河运、防汛、水利局对电厂建设取水设施的同意文件。
  17、城建部门对热电厂排水(生活污水、雨水、工业废水)的排放出路的意见。
  18、物价部门、电力部门对热电厂售电价、售热价的文件。
  19、当地民航、军用机场、电视台、电台等对热电厂(站)位置和烟囱高度的同意文件。
  20、当地环保部门同意建厂的文件。
  21、主要工业用户新增热负荷的依据(立项文件)。
  22、与热用户签订的供热协议。
  23、当地有关部门对热电厂资金来源的文件。
  24、当工程为扩建或老机组改造工程时应有:
  电厂上级主管部门同意扩建或改造的文件。
  25、压矿、压文物或文物保护区附近,风景旅游区附近取得有关部门同意文件。
  26、备用、调峰锅炉的协议文件。
  热水管网水力计算 表1.10.5.2
----------------------------------
|    |      |     管段长度       | 管径 
| 管段 | 计算流量 |----------------| 外径 
|    |      |实际长  |局部阻力当|计算长 | ×壁厚
| 编号 |G(吨/时)|度    |量长度之和|度   |(毫米)
|    |      |LS(米)|Ld(米)|L(米)|    
|----|------|-----|-----|----|----
| 1  |  2   |  3  |  4  |  5 |  6 
|----|------|-----|-----|----|----
|    |      |     |     |    |    
|----|------|-----|-----|----|----
|    |      |     |     |    |    
----------------------------------
接上表
--------------------
|    | 比摩阻 |管段实际|  |
| 流速 |  R  | 压降 |  |
|  V  |毫米水柱 |  △H|备注|
|米/秒 | /米  |毫米水柱|  |
|    |     |    |  |
|----|-----|----|--|
|  7 |  8  |  9 |10|
|----|-----|----|--|
|    |     |    |  |
|----|-----|----|--|
|    |     |    |  |
--------------------

  蒸汽管网计算表 表1.10.5.2
--------------------------------
| |  |管径| 管段长度 |  始  端 | 在P=1时|  
|管|蒸汽|--|-----|-------|------|假定
| |耗量|  |实|当|计|压力|温|容重|速度|单位摩|平均
| |  |  |际|量|算|  |度|  |  |擦阻力|容量
| |  |外径|长|长|长|Pt |tl|rl | Y |损失R |rp 
| |  |× |度|度|度|公斤| |公斤|米/|毫米水|公斤
| |吨/|壁厚| | | |/厘 | |/米2|/秒|柱/米 |/米3
|段|/时|毫米|米|米|米|米2|℃|  |  |   |  
|-|--|--|-|-|-|--|-|--|--|---|--
|1|2 |3 |4|5|6|7 |8| 9 |10|11 |1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接上表
------------------------------------|  在P=P1时  |热量损失 |  |  末  端  |  |全部||----------|-----|  |--------|平均|压力||  |   |管段压|单位|总热|温降|压力|  |  |容重|损失||速度|单位摩|力损失|长度|损失|  |Pa |温度|容重|  |H  ||  |   |   |  |以 |  |  |  |  |  |  ||Vpj |阻Rpj |△H  |千长|Q  |△t|公斤|  |r2 |rPi |(公 ||米/ |毫米水|公斤/ |/  |千卡|℃ |/厘 |t2 |公斤|公斤|斤/ ||/秒 |柱/米|米2  |时米|/时 |  |米2 |℃ |/米2|/米3|米2)||--|---|---|--|--|--|--|--|--|--|--||13|14 |15 |16|17|18|19|20|21|22|23||--|---|---|--|--|--|--|--|--|--|--||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附件二:小型节能热电项目可行性研究计算方法
  目 录
  1 概述
  1.1 热负荷种类及特性
  1.2 热负荷资料收集
  1.3 几个系数的概念
  1.4 几个负荷量的概念
  2 热负荷核实、整理和汇总
  2.1 核实和调查时应注意的事项
  2.2 热负荷核实
  2.3 热负荷整理
  2.4 热负荷汇总
  3 热力系统及有关指标计算
  3.1 热力系统计算
  3.2 有关指标计算
  4 方案比较
  4.1 概述
  4.2 有关比较项目计算
  附表1~6
  符号表示及单位标注
  1、概述
  1.1 热负荷种类及特性
  1.1.1 生产热负荷
  生产热负荷可分为生产工艺热荷负及生产性热负荷。
  生产工艺热负荷的特性是全年较稳定,而昼夜变化大,属非季节性热负荷。供热距离可达5公里。
  有些热用户为简化其供热系统,便于管理或减少投资,也在其工业用汽中含有部分生产车间的采暖、通风及空调等用热。这就是生产性热负荷,这种负荷属季节性负荷。
  1.1.2 采暖热负荷
  采暖热负荷主要是生产办公楼、机关、医院、公用建筑,住宅等的取暖用热。
  此种热负荷多由热电厂(站)以95~150℃(最高温度)的热水供给,供热距离可达10公里或更远。
  如果有个别用户采暖负荷较小,也可就近从生产蒸汽管引出,但必须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额定采暖热负荷计算
           -6
  q=q  F×10   GJ/h
     zb
  采暖热指标q  可按表1—1取用。
        zb
  采暖热指标推荐值 表1—1
---------------------------------
|  建筑物  |   |居住宅|学 校| 医院 |   |   |
|   类型  | 住宅|综 合|办公楼| 托  |旅 馆|商 店|
|-------|---|---|---|---|---|---|
|       | 209 | 216 | 216 | 234 | 216 | 234 |
| 热指标   |(50) |(51.6)|(51.6)|(55.9)| 51.6|(55.9)|
|    2   |   |   |   |   |   |   |
|kJ/m h | ~ | ~ | ~ | ~ |  ~ | ~ |
|       |230.4 |241.2 | 288 | 288 | 252 | 288 |
|       |(55) |(57.6)|(68.8)| 68.8|(60.2)|(68.8)|
---------------------------------
接上表
---------------
|食 堂 |影剧院| 大礼堂|
|餐 厅 |展览馆| 体育馆|
|----|---|----|
| 414  | 342 | 414  |
|(98.9) |(81.7)|(98.9) |
|    |   |    |
| ~  | ~ | ~  |
| 504  | 414 | 594  |
|(102.4) |(98.9)|(141.9) |
---------------
  注:1.括号内为kcal/m2h数值
    2.热指标已考虑管网热损失
  1.1.3 通风、空调热负荷
  对于生产厂房为了释放某些有害气体所需通风及生产工艺要求的恒温等的空气调节,均属于生产热负荷,这里仅考虑民用通用、空调热负荷。
  通风、空调冬季新风加热热负荷
   q k=C ′  GJ/h  (1—2)
    t   lq                      w  t
  当室外温度t′ =t k时,通风、空调热负荷达到额定值,t″ ≤t k
                                w  t 
直到t ,其热负荷恒定,C1 =0.3~0.5。
   w 
  1.1.4 制冷热负荷
  制冷热负荷是季节性负荷,但有的生产工艺要求空调恒温,此时就不再是季节性负荷而是属生产负荷了。
  季节性的制冷负荷,根据国内现有的某些工程冷负荷指标可以以旅馆为基础,对其他建筑物则乘以修正系数C2 。
                         2
  旅馆  252(60)~288(69)kJ/m h(kcal/平方米h)
  居住区生活热水热指标qsp
  办公楼 C2 =1.2
  图书馆 C2 =0.5
  商店  C2 =0.8(营业厅)
      C2 =1.5(全部)
  体育馆 C2 =3(比赛馆面积)
      C2 =1.5(按总建筑面积)
  大会堂 C2 =2~2.5
  影剧院 C2 =1.2(电影厅)
  C2 =1.5~1.6(大剧院)
  医院  C2 =0.8~1
  注:上述指标即是制冷机的容量
  1.1.5 生活热水负荷
  计算居住区生活热水平均热负荷
            -6
  q  =q F×10    GJ/h
   sp  s
             (1—3)
表1.2
--------------------------------
|    用 水 设 备 情 况     | 热指标kJ/m2h  |
|--------------------|---------|
|住宅无生活热水设备,只对公共建筑供热水时|9(2.15)~10.8(2.6)|
|--------------------|---------|
|                    |   54(13)   |
|全部住宅有浴盆并供给生活热水时     |    ~    |
|                    |   72(17.2)  |
--------------------------------
  注:括号内为kcal/平方米h的,数热指标已包括10%的管网损失在内。
  生活热水最大负荷
  q  =C3 q    GJ/h   (1—4)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