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照明节电、电机调速和电力电子技术为核心的节电技术;
——风机、水泵系统节能技术;
——75/循环流化床锅炉、工业型煤炉前成型技术及简易脱硫技术;
——冶金干熄焦技术,1200~1500立方米以上高炉顶压回收发电技术(TRT);
——10吨以上交流改直流电弧炉技术;
——水泥湿法窑综合节能改造及水泥厂中低温余热发电技术;
——精铸、精锻、套裁、机械零件表面处理及金属材料代用新技术;
——以电力、煤炭、冶金、化工、造纸、食品行业废弃物为主的工业“三废”综合利用新技术;
——以废金属、废橡胶、废塑料、废玻璃、废化纤为主的再生资源利用新技术;
——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
6.建立技术改造示范项目的跟踪检查考核制度,试行能源供应、财务、审计、技改、用户五认可考核,实施对技术改造示范项目的节能效果和经济效益测定制度,并及时总结经验,完善跟踪检查考核制度。
7.抓紧研究制定配套的技术经济政策,推动高新技术、成熟技术及示范技术的推广。目前在煤矿系统开展的“风机、水泵改造以节电效益还贷”的试点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要继续抓好节能效果和经济效益跟踪检查,争取今年三季度前后初步完成试点任务。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并完善风机、水泵等用电设备改造扶持政策。同时,为加快推广节能灯和生物质能、风能开发,抓紧研究拟定“照明节电投资进入供电成本的筹资方案”及有关规定,研究制定风能、生物质能发电并网政策。
四、加强技术服务,完善基础工作
各级节能行政管理部门要积极支持节能技术服务中心的工作。各级节能技术服务中心,要在各级节能行政管理部门的领导和指导下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技术水准,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行业中心和地区中心,要发挥各自的优势,走向市场,面向企业,组织技术“诊断”,推广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实行有偿服务,形成自我积累、自我发展机制,为企业做好服务工作。各级节能监测中心要接受政府的委托,依照有关规定进行节能监测。
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是提高和深化资源节约综合利用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拟在全国节能情报网的基础上,筹建全国节能和综合利用信息中心,作为国家经贸委信息系统的子系统,并与全国主要行业、部门和省、区、市建立全国信息服务网络,实行信息发布制度。
培育资源节约、综合利用、新能源开发技术市场和产品市场,组织力量,进行技术咨询、技术转让、技术培训、新产品推广及国内外信息交流。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有关市场建设的政策、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