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把战略管理放在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位置
(11)提高经营决策能力,搞好经营发展战略。
市场如战场,企业如兵团。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要树立战略致胜的观念,在充分了解和研究市场形势、竞争对手、技术发展趋势和企业基础条件的前提下制订企业经营发展战略,这是关系到企业生存和发展具有决定性、全局性、长远性的决策。
大型企业的经营发展战略主要是:进入或退出某一市场和地区;发展专业化或实行多元化的选择;产品(技术)结构和方向的选择;资产负债结构和筹资方式的选择;扩大规模或效益优先的选择;产业、金融、贸易三者组合的安排等。
企业的主要经营者,要把更大的注意力放在企业经营发展战略的研究上,并对战略的制订、实施和调整实行全过程管理。制订经营发展战略要避免不顾市场需求、脱离实际的好大喜功,盲目投资,乱铺摊子。
企业最大的风险往往是投资风险。企业经营发展战略中首要的是对产品和服务的选择。企业的生命力在于创新,模仿他人,重复投资,最多只能在有限的市场中争得一块份额,而一个创新的产品或服务将可能把顾客潜在的需求变成现实的市场,开辟出一个全新的天地。
企业要对国内外市场进行持续、深入的研究。要围绕开发和选定的产品及服务,制定市场营销、科技开发、结构调整、人才开发等分战略。实施名牌战略,创造在国内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的知名企业和名牌产品;推进CI战略,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
(12)以严格的计划管理来保证经营发展战略的实现。
在企业内部实行严格的计划管理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落实经营战略目标的重要保证。战略目标要转化为企业年度计划并将目标责任层层分解,下一级组织要保证实现上一级组织分解的目标。为此要制定实施步骤和措施,加强对计划执行情况的检查和监督。企业要建立跟踪监视市场变化的预警系统。经营管理者对市场变化要反应灵敏,能够通过严格的内部管理对投资、营销策略、产品更新、技术开发等工作进行及时的调整,提高在市场竞争中驾驭企业的能力。
四、盘活资产存量,优化企业组织结构
(13)盘活存量资产,用好增量资产。
产品经营和资产经营都是企业通过市场运作来盈利的手段。企业要善于盘活存量资产,用好增量资产,优化资产结构。要建立企业资产管理、运营和监督体系,落实企业国有资产经营责任制度,形成资产在流动重组中实现合理配置的机制。要根据市场情况和企业特点选择可行的资产经营方式。一方面致力于优化存量资产结构,通过控股、参股、兼并、转让、租赁、拍卖等形式进行资产重组,使优势企业得以低成本扩张,劣势企业的资产流向效率更高的组织;另一方面以必要的增量激发存量的活力,提高存量资产效益。优势国有企业可以以有限的自有资本通过参股、控股调动和支配社会资本,以壮大自己。资产流动重组要依法律、法规进行,加强国有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
(14)以资本为纽带,优化企业组织结构。
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要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和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需要,以资本为纽带进行企业结构的优化重组和调整。要处理好集团化经营与专业化协作的关系,集团并非规模越大,范围越宽越好;要处理好集权与分权的关系,形成“集而不死”、“分而不乱”,经营灵活,充满活力的整体优势;以效益为中心,加强集团内部经济核算,加强内部协作,在集团内不保护落后,维护整体利益。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根据发展需要可以逐步形成投资中心、利润中心和成本中心分层次的管理格局。
(15)实行集团化经营,发展社会化大生产。
实行集团化经营,有利于贯彻国家产业政策,有利于调整企业组织结构,有利于实行专业化协作和多元化经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壮大企业经济实力、提高国内特别是国际市场竞争能力的目的。企业集团的发展要突破隶属关系和地域观念。有条件的国有大中型企业,要发挥自己的优势,通过投资设立、内部重组、债权转换、收购兼并、划转、托管、承包、租赁等方式,发展经济联合,组建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企业集团;同时积极推行国际化经营,优化利用国内外资源,更好地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和大型企业的骨干作用。
(16)集团内部管理要规范化、高效化。